川报观察记者 余如波

作为极富巴蜀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近年来,川剧和四川曲艺都从不同角度,艺术地再现长征中令人难忘的人和事。曲艺剧《望红台》、川剧《金沙江畔》和《放军粮》等作为其中的代表,既有名家担纲主演的佳作,也有荣获“牡丹奖”等大奖的艺术精品,还不乏深受百姓喜爱的作品。

川剧《金沙江畔》:

“80后”编剧担纲

两朵“梅花”主演

红军长征过程中,尤其是在四川境内,有相当一段行程位于藏区,由四川省川剧院打造、作为第四届川剧节开幕大戏的《金沙江畔》便以此为主题。

《金沙江畔》出自长征亲历者陈靖将军1959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此前曾改编为评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担任此次川剧版编剧之一的周津菁却是一位“80后”。为了出新,她接到创作任务后,着手将指导员张秀确立为作品主人公,主要矛盾则转化为“坚持初心和真理”与“艰难险阻”之间的矛盾。“‘艰难险阻’除了缺水、断粮、敌人阻击、藏族同胞不信任等困境外,更有不成熟的错误思想观念等。”经过近十次修改,在周津菁笔下,张秀最终成为一个寄托“成长过程”的人。

该剧另一亮点在于,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蒋淑梅和刘谊首度合作,分别饰演张秀和珠玛。由于长期从事管理、教育工作,蒋淑梅已阔别舞台十余年,因此在出演之前考虑了很久。“我演现代戏本就不多,革命题材更是首例,这份压力可想而知。”接到剧本后,蒋淑梅花了大量时间理解人物,她认为张秀既应有军人的刚强和果断,也得在不同场合表现出“女儿般的贴心”“大姐姐的细心”等。

曲艺剧《望红台》:

融合13种曲种

“苦水台”变“甜水台”

2016年9月,“巴中造”曲艺剧《望红台》成功首演。该剧分序幕《犀牛望月》、第一章《苦水台》、第二章《甜水台》、第三章《望红台》和尾声《活着》,以红军长征路上的“苦水台”切入,通过“苦水台”变成“甜水台”再变成“望红台”的历史演绎,反映红军到来前后的苦难、甘甜和守望。

“我十多年前就想创作一部反映长征的作品,但是这个题材很不好写,前面已经有太多经典。”该剧编剧、巴中市作协主席秦渊介绍,自己的家乡、陕西与四川的交界处有一座山,当地人民曾在山上的“望红台”目送红军离开。“当年12万巴山儿女参加红军,背后还牵动着各自的亲人和家庭,这份情怀令人感动。”2016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秦渊从“望红台”的故事中取材,通过一段参军人物大山及其爱人杜鹃的故事,展现他们一生守望的情怀,侧面表现长征的丰功伟绩和不朽精神。

《望红台》全剧综合运用了四川盘子、四川荷叶、谐剧、四川车灯、四川清音等多达13种四川传统曲艺曲种。去年10月在江苏扬州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系列活动上,其中的选段、四川扬琴《守望》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节目奖。

小川剧《放军粮》:

放军粮救百姓

长征故事反映“不忘初心”

2016年,四川省川剧院办公室主任樊明君写出《两枚铁钱》和《放军粮》两部现代小川剧。后者被遂宁市川剧团采用,将参加今年9月举办的四川省第十七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

尽管表演只有十几分钟,《放军粮》的故事却曲折而引人入胜:长征途中,一支红军为突破敌军的围追堵截,集中余粮为先遣连队埋锅造饭,却遇到村庄百姓因敌军搜走所有余粮忍饥受饿。连队指战员说服炊事班长用军粮先救百姓,老乡们因此毅然加入红军并带领连队抄山后近路,成功跳出敌军包围圈。

樊明君介绍,2016年11月他来到号称“鸡鸣三省”的叙永县石厢子彝族乡后,在此了解到红军长征经过这里的一些情况。“当时春节将至,红军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同时将没收地主的粮食、衣物,以及年猪优先分送给贫苦群众。”樊明君从中获得灵感,写出《放军粮》。“里面有一句台词,‘红军长征、打仗为的就是穷人穿得暖衣、吃得饱饭,要是眼前这全村百姓都饿死了,我们打赢这仗又有何用’。表面写长征故事,实际上反映的是‘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