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交通四“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极

《纲要》摘录——


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结合未来交通运输发展和空间分布特点,将重点区域按照交通运输需求量级划分为3类——极(4个)、组群(8个)、组团(9个),其中,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极。按照极、组群、组团之间交通联系强度,打造由主轴、走廊、通道组成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构建6条主轴。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极之间联系,建设综合性、多通道、立体化、大容量、快速化的交通主轴。拓展4极辐射空间和交通资源配置能力,打造我国综合立体交通协同发展和国内国际交通衔接转换的关键平台,充分发挥促进全国区域发展南北互动、东西交融的重要作用。


构建7条走廊。强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极的辐射作用,加强极与组群和组团之间联系,建设多方式、多通道、便捷化的交通走廊。


构建8条通道。强化主轴与走廊之间的衔接协调,加强组群与组团之间、组团与组团之间联系,加强资源产业集聚地、重要口岸的连接覆盖,建设交通通道,促进内外连通、通边达海,扩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交通网络覆盖。


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中国大陆三个双国际机场城市

北京、上海、成都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

规划——

根据民航局和省政府联合印发的《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枢纽,是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机场,重点打造国际客货运航空枢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主要服务国内商务航线和地区航线的区域航空枢纽。远期,将形成“一大一小”、功能互补、差异发展的双国际枢纽机场体系。

现状——

截至今年5月底,成都双流机场累计通航航线371条,其中国际地区131条,国内222条,经停国内转国际18条。航线规模位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航线网络遍及国际、国内重要城市,覆盖全球五大洲。

运营——

天府国际机场和双流国际机场将创造“两场一体”成都模式。具体内容为:通过两场空域管理一体化,实现空域资料高效利用:通过两场地面服务一体化,促进两场要素加快互动:通过两场运营管理一体,统一两场资源分配、服务品质和管理标准。

相较传统的“一市两场”模式,“两场一体”运营更加强调两个机场在高效运行中形成合力,高品质同频共振,发挥“1+1>2”的优势。

规划——

高水平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开放高地,成都正加快布局“48+14+30”的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即形成覆盖全球48个重要航空枢纽城市、经济中心城市的精品商务航线;形成覆盖法兰克福、芝加哥、辛辛那提、阿姆斯特丹等14个全球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的国际全货运航线;形成30条服务对外交往、国际消费的优质文旅航线,提高到全球商务城市、新兴市场和旅游目的地的航班密度,实现至全球门户机场“天天有航班”。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眉灵 整理 何海洋 尹钢 吴聃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