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街村民前去赶集。

康宁摄

张其 川报观察记者 魏冯

“父亲去世前,几乎年年去红军坟悼念一位友人。”7月17日,泸州市古蔺县二郎滩社区红军街,60岁的李贤柱回忆起多年前父亲李象台的一桩往事。

李贤柱父亲的这位“特殊”友人,正是红军李金山。

时间倒回至1935年2月,那场二郎滩背水战,红三军团先锋团第十三团、第十二团参与作战,红军俘敌五百余人,缴获各种枪支器械千数以上。

维修后的红军街。

赵利伟 摄


维修前的红军街。

二郎镇供图

这一仗, 红十二团用二郎老街村民家的木门当船硬撑过河,首先抢占要害地区,背靠着赤水河与敌人作战,这次作战中,红十二团19岁的团员李金山腿受了重伤,而那时,李象台在二郎老街临时医院里做志愿者,恰好看到了被队友搀扶着的李金山。

就这样,李金山在临时医院继续治疗,李象台也如兄长一般照顾着年仅19岁的李金山。

遗憾的是,当二郎滩背水战取得胜利后,红军大部队陆续向遵义行军,可这一次,李金山因腿伤势过重,无法跟随部队前进了。

李贤柱回忆道,李金山腿伤痊愈后花了半年,那时,早已找不到随从的红十二军团了,父亲李象台给李金山路费,送他回家。

李金山却跟他父亲说:“李二哥,我江西老家也没有亲人了,你们就是我的亲人,不走了!”

红军街内,村民正在自家门口安逸的晒太阳。

康宁 摄

据李贤柱母亲回忆,二郎老街靠山,人们吃水困难,留下的李金山就靠挑水上山赚钱。“别人三四趟的功夫,他只能跑一趟,由于腿残疾,他挑着水一瘸一拐的,但还是坚持做工。”李金山的挑水挣钱,从1936年坚持到了1952年。

红军街街道墙壁,大多用石头堆砌而成。

康宁 摄

1952年,李金山因病去世前不久,反复叮嘱得等“李二哥”回来埋他。“父亲那时被派到乡村搞公共卫生工作,十天半月才回家。”

没等到他的李二哥赶回来,李金山便走了,李象台回来后很伤心,将他埋在二郎老街的入口处,那也是他第一次见到李金山的地方,也是他与红军李金山结下兄弟情谊的源头。

在红军街,虽然知道红军坟故事的人太少,但还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故事,如红三军团先锋队开仓为周围百姓分盐、红军二渡赤水百姓用郎酒为红军疗伤驱寒等。

“为了更好的传承红色故事,得保护好现有的遗址。”据二郎镇党委书记梅猛介绍,近年来,二郎镇整合各级资金1974万元实施红军街文物本体维修改造一、二期工程,完成包括德谦裕盐号、德华隆盐号在内的39栋老房屋本体进行维修改造。                                                                      

二郎红军街。

康宁 摄

下一步,二郎镇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拟投入资金1.48亿元对红军街除一、二期以外的81栋房屋进行维修以及消防、水电等配套设施安装,建设赤水军魂广场等;整合资金400余万元新建综合停车场1个、2A级旅游厕所1个,实施景观绿化工程,抓好红军街红色遗址保护,传承好红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