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文/图

“寿光模式”因何而炼成?“寿光精神”发源于何处?

几天的时间里,记者走进大大小小的先进村、示范园,与菜农、农业专家交流,问题的答案,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寿光蔬菜的发源地——三元朱村。

王乐义(左一)和来自全国农村报的记者们交流

在这里,“冬暖式蔬菜大棚”起步,改变了寿光冬天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进而席卷大半个中国,掀起了一场农业产业结构的“绿色革命”。

这里,就是“寿光模式”的集大成地,也是“寿光精神”的发源地。

三元朱村的第一代蔬菜大棚 

17个冬暖式大棚

三元朱村,一个小村子凭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那里是否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资源?去到三元朱村前,这是记者心中的疑惑。

在村史馆中,疑惑一一被解开。

改革开放前,三元朱村同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经济发展缓慢,生产方式落后,村民人均年收入仅有几十元。“北方冬天无鲜菜”更是让这个山东小村举步维艰的重要因素。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1989年,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两上关东,到大连瓦房店陶村,向农民韩永山求教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此之前,村里组织村民发展了20个低温棚,冬季靠烧煤加温,只能生产叶菜,品种单一。在韩永山那里,终于学到一门冬天不用点煤炉就能种出新鲜黄瓜的独门技术,准备带回村里推广。

风险,这是村民第一个反应。当时的三元朱村,村民收入低,很难接受投资大的新式大棚,况且,光靠太阳就能种出黄瓜的技术,没有一户村民相信,更没有一户村民报名。

“乡亲们不愿意建大棚,那是不认识,咱不能怨人家。党员干部是干啥的?是带头的。党员干部带个头,好了大伙就跟上来了。”在王乐义的发动下,村里17名党员带头建棚。

2.7万元!那年冬天,每个棚纯收入2.7万元的统计数据,成为了三元朱村的关键转折点。

1990年,三元朱村新式蔬菜大棚迅速在寿光形成燎原之势,当年全县推广扩建了5130个大棚,1991年建起了1.3万个。

三十年过去,三元朱村一直引领着中国蔬菜种植的技术潮流。

现在寿光蔬菜大棚已经发展到第六代,日光温室14.6万个,常年种植蔬菜面积60万亩,年产量450万吨。最现代的智能玻璃温室应用了120项专利技术,解决了智能温室冬季能耗大德问题,实现全流程云端托管、智慧程控和远程操控。

利用智能设施,66岁的王国玲可以轻松管理一个大棚

中国“菜王”王乐义

在三元朱村,我们拜访今年已经80岁的王乐义。

曾有报道称,山东农民王乐义被誉为中国“菜王”,源于他数十年来在发明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方面的卓越贡献——这种大棚影响了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百姓家庭的“菜篮子”。

由于在推动农村发展方面的杰出成就,王乐义先后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和中国改革功勋奖章。

寿光方言里,种大棚被称为“玩棚”,这既透露着菜农乐观豁达的心态,更体现了大棚技术在菜农中的普及。

对于66岁的菜农王国玲来说,种大棚“很简单”,在三元朱村,他管理着一个甜瓜大棚,棚里配备着智能雾化一体机、水肥一体化等设备。王国玲搞不懂“智能”的原理,他只知道,只需简单的操作步骤,他一个人就能轻松管理这个棚。

一人富不是富,一村富也不是富。普及大棚技术,是三元朱村发家之时,就定下了“规矩”。

当三十年前,王乐义毫无保留地将这一技术向国内外传播时,一场波及大江南北的“绿色浪潮”正式掀起,从那时起,三元朱村不光自己学科技、用科技,还承担着向全国传播蔬菜种植技术的责任。自1991年开始以培训班的形式传播大棚种植技术以来,全国各地先后有10多万人次到三元朱村学习。

现在,位于三元朱村高科技示范园内的寿光国际农业科技培训中心,每年为全国培养大量技术型菜农。培训中心每年能容纳2万人接受系统培训,内容包括育苗、栽培、采后处理、包装、运输、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进入这个中心,不用出国,就能学习到8个国家的先进农业理念和技术。

除了在村里输出技术,三元朱村的技术人员还带着技术走向全国。

多年来,三元朱村有百余名技术员常年在外,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全国各省区市的菜农,江西、西藏、甘肃、内蒙古、新疆……全国新建成的蔬菜大棚,有一半都有“寿光元素”。

“三元朱村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我们要趟出乡村振兴路,更要留住中国优秀的农耕文化。”王乐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