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藤耀 摄 川报观察记者 吴浩

奋斗者说:把春风村打造成乡村生态美、生活幸福美、文明风尚美的幸福乡村,祝祖国更加富强、更加美好。


王家元:十余年艰苦奋斗 终见“石头开花”

人物名片

王家元,宜宾市筠连县腾达镇党委副书记、春风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十余年,成功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使春风村成为四川贫困山区脱贫奔康的典型。

曾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第六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时代楷模”“四川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第二届四川省道德模范”等荣誉,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我建议资金分配比例更均衡一些。”“大家说要不要调整一下?”3月26日上午,在宜宾市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的村委会办公室里,王家元和村民代表们围坐在一起,商量着村里土地流转的细节问题。

这批土地流转后将用于中药材种植,大伙儿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对村里新添的这个产业充满了期待。王家元同样满怀期待,他的目光,开始看向更远的地方:下一步是村里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接着推进休闲康养旅游区项目,“要让一二三产业相融发展,实现春风村产业结构升级。”

一步接着一步,提前规划、谋定而动,这是这十多年来王家元一贯坚持的工作方式。“作为村里的主心骨,必须总结好过去,做好当下,计划好未来。”王家元的话掷地有声。

春风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乱石嶙峋。曾经,村里连一块10平方米的耕地都无法找到,如今,春风村处处可见美丽乡村的景象,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的1800元,到2018年达到24100元。王家元,就是春风村巨变的领路人。

作为土生土长的春风人,王家元在家里排行老三。他16岁离开家乡,在外经商20年收入颇丰,但不忍心看着父老乡亲遭受贫困,2004年,王家元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了生意,回村竞选成为村主任,“我要和大伙儿一起奋斗,摆脱贫困。”

要致富先修路,王家元早就想好了第一步。他垫付了十多万元带动村民集资,和大伙儿一起住工棚、攀峭壁、搬大石,终于让村里通上了水泥路。

路好了就发展生计,王家元的第二步是请来专家“会诊”。科学治山就这样有了思路:春风村3个组分别位于山脚、山腰和山顶,那就分别种李子树、花卉和茶叶。

夯实了支柱产业,该发展特色产业了,他带领群众发展乡村旅游,每年定期举办李花节、品果节、春节晚会,村里的农家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壮大起来。

精神文明建设同样要跟上,王家元的每一步都思路清晰。他发挥志愿服务和新乡贤队伍的作用,指导修订出村规民约和各家家训。

遇到难事的时候,王家元喜欢点支烟,一个人到村后山坡上坐一会儿,但用不了多久,他就又精神抖擞地去村里忙活了。“想带领大伙儿共同致富哪儿有那么容易,只能艰苦奋斗。”王家元看得明白。在他的努力下,春风村一点点改变着。

奋斗再奋斗,一晃十几年。

汤近润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在王家元的带领下尝试李子树种植,现在是村里的种植大户,性格耿直的他说话最直:“要不是‘三哥’,我现在还在喝稀饭呢,他是我们的好当家人。”“一个有担当、敢奋斗的村支书。”——这是村民们对王家元的一致评价。王家元自己则笑着说,其实让他感到最满足的,是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村民们喊他的那一声“三哥”。

在王家元的带领下,春风村在十几年时间里,从“男人讨不到老婆,一天只吃一餐”的贫困村,变成人居环境优美、人均收入节节高的小康村。

如今的王家元还在继续奋斗。春风村片区有5个村,春风村已经没有贫困户,但千秋村相对落后,王家元想着富村带穷村,就把千秋村的脱贫攻坚任务揽了过来。

同时,春风村的大计也在更新中,十多天前,一份最新的发展思路被王家元打印出来,上面写着:春风村将全力探索“人才促产业、促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反哺人才、产业”的循环发展模式,全力打造4A景区……。其实,王家元还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到2021年,要让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