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30万四川青年是如何学习党史、宣讲党史的?
4月上旬至5月上旬,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省委宣讲团的特色分团,新时代文明实践青年宣讲分团深入四川各个基层特别是革命纪念地、红色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与基层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座谈宣讲。
这个青年宣讲团有5位青年,他们中有博士生,有大学教授,有行政人员,还有团委书记,宣讲各具特色。快来看看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你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谁吗?
她是在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她的事迹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她就是江竹筠,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女烈士。
本期登场的,是党史学习教育省委宣讲团特色分团——新时代文明实践青年宣讲分团团员,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王天泽,他将分享自己校友——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人物原型江竹筠。
江竹筠是四川省自贡市人,1920年8月20日出生在大山铺镇江家湾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江竹筠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她进入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并担任该校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从事青年学生的工作。1943年,党组织安排她为当时中共重庆市委领导人之一的彭咏梧当助手,做通信联络工作。同时,他俩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的指导中心。
根据党的指示,1944年,江竹筠考入四川大学,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做党的工作。
“在宣讲中选择江姐,是因为她是川大的杰出校友。”王天泽直言,自己是川大的学生、现在也是川大的老师,而江姐曾在川大学习、生活,“我有更多的责任把她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大家记住这位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牺牲生命的革命女烈士,从她的故事中领悟初心的力量。”
作为川大的学子,王天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江姐。2019年,在江竹筠牺牲70周年纪念日当天,四川大学举行“江姐纪念馆”开馆暨“四川大学革命英烈事迹陈列馆”揭牌仪式。这里是江姐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四川大学女生院旧址,也是川大师生深切缅革命英烈的英勇事迹,传承弘扬优良革命传统的地方。
“她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她在狱中写下的托孤信。”谈到这封托孤信,王天泽已经能流利的背诵下来,“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王天泽说,身为人母,她对孩子是思念的,是柔情的。作为一名革命斗士,她又是不屈的、刚强的,“在宣讲中,我时时刻刻都在努力还原一个更丰满更真实的江姐。”
在川大读书期间,江竹筠收获了人生另一种幸福,结婚生子。1945年上半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彭咏梧,保护重庆地下党,组织上批准江竹筠和彭咏梧结婚。在川大学习了两年,1946年,为了协助彭咏梧搞好重庆市委的宣传和学运工作,组织上决定让江竹筠留在重庆。7月中旬,她带着出生才3个月的儿子从成都回到重庆。江竹筠知道在重庆残酷的斗争中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完成在川大的学业也将会是一种奢望,她给川大的一位女同学写信,请求帮助办理休学一年,从那之后就中断了与川大的联系,也与成都,与母校,与同学们生离死别。
“江姐值得当代青年学习的品质很多。”王天泽说,概括起来就是她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定力、敢于善于斗争的使命担当、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奉献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宣讲,将江姐体现出的红色信仰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让红色基因在广大青年中代代相传、闪闪放光。”
听温柔博士小姐姐讲党史,是怎样一种体验?| 五四特别策划·青年宣讲团来了①
精神的力量!来自川大的年轻副教授“对话”年轻烈士 | 五四特别策划·青年宣讲团来了②
被震撼,被感动!这位青年宣讲团成员眼里的英雄,就在他身边 | 五四特别策划·青年宣讲团来了③
策划 孙琪 吴浩
编导 王博尔
视频 周芷冰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向革命先烈致敬!
铭记革命先烈
向烈士致敬
英雄的故事
常温故事以励志
多学习,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