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鹏在帮患者看病。成都三六三医院供图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每一天,在成都三六三医院犀浦院区16楼,神经外科副主任潘海鹏的日常和大多数医生一样:做手术、坐门诊,办公室的陈设也大致相同,墙壁上都会挂着几面鲜红色的患者致谢锦旗。
又和多数医生不同。潘海鹏办公室书柜顶上,藏着一套两米长黑布罩起的直播设备,书柜里藏着一块2020年的奖杯——“南方健康年度健康科普贡献奖”,这是抖音感谢他过去一年做出的医学科普贡献寄来的奖杯。潘海鹏,还是抖音网友点赞量超过200万+、单个视频播放量超过1900万次的网红。
持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八零的哈尔滨汉子,一身标准的白大褂,娶了个成都媳妇。因为家庭原因,潘海鹏在2020年5月阔别奋斗了17年的北京,离开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最终来到了成都三六三医院。
短视频里的他
从自我娱乐到医学科普 无意拍出千万播放量爆款视频
潘海鹏没想过当网红。一开始玩抖音,潘海鹏主要拿来自我娱乐。“2019年11月我尝试玩抖音,上传的第一个视频是自拍,我怼着脸拍,还弄了一个小帽子在头顶上的特效。”潘海鹏笑着说,偶尔他还会晒晒自己做的菜。
潘海鹏的直播间,就在他的办公室。成都三六三医院供图
2020年1月,新冠疫情在全国引起关注,潘海鹏转变“画风”,做起医学科普。“我做了个视频,教大家分辨外科医用口罩和普通口罩的区别,其实很简单,能透水的是普通口罩,不能透的外科医用口罩,建议大家买外科医用口罩。”
引起不少网友点赞关注后,潘海鹏开始立足自身的神经外科专业,集中制作科普视频。“头痛做什么检查?”2020年6月11日,潘海鹏刚到成都工作头一个月,在一次手术后带着口罩和手术帽,开启自拍功能后,抛出这个问题。随后在视频中慢慢解释道:“最常见的,脑血管超声、头颅核磁、头颅血管核磁,就能检查出问题了。”
一夜之后,评论量和粉丝量蹭蹭蹭往上涨,至今已超过1900万播放量、70万点赞、2.9万评论。热度之下,伴随的是对“人气”的不适应,还有家人的担忧。
潘海鹏的微信加了4000多个患者。魏冯摄
“我感觉原来可能回复几十条评论没啥压力,现在几万条,两天两夜不睡觉都回复不完。”潘海鹏说,耍抖音过程中,潘海鹏也经历过不愉快时刻。“有一次我因为工作原因,一个白天没回复一名网友的问题,他就开始对我人身攻击了。”
部分家人也开始担忧。“你搞这个干什么,你专心看点病人,没事陪陪家人多好。”潘海鹏被问到这个问题,会回答:“我这样一样是在帮助人,让我没见过的人、有这方面需求的人也能得到帮助,不一定都得来看病嘛。”潘海鹏说,家人看到因为制作短视频,上门看病的患者也变多,也渐渐支持他继续做短视频。
“我想通过短视频,传播更多神经外科的知识,让更多的人少走冤枉路。我从医20多年来,见过太多的人因疾病致贫。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科普显得尤其重要,我们永远牢记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潘海鹏谈到了继续坚持的原因。
最近,潘海鹏主要在做“头痛365问”系列短视频,目前已推出8期,问题多取材于网友评论。“偏头痛,是不是头一边痛?”潘海鹏拿一个网友提问举例,并说很多人一听到“偏”,就会认为偏头痛是半边头痛,然而偏头痛并不是只局限于头部的一侧,他可以是头部的任何部位,或者是全头痛,而非一侧头痛。
潘海鹏正在做手术。成都三六三医院供图
再比如“为什么拔完牙之后,牙还是痛?”潘海鹏说,这多是因为三叉神经痛,而非牙痛。“区分三叉神经痛和牙痛,有个很简单的方法,三叉神经痛是一碰就痛,不碰就不痛;牙痛是,碰不碰都痛。”
目前,潘海鹏的科普视频拍了100多条,以后还打算推出专题系列的短视频,关注特殊人群的头痛问题。
问诊室里的他
山东女孩跨越1600公里来川治病 云南患者说他是个工作狂
抖音火了,来找潘海鹏的患者也变多了。“现在来挂号的,三成都是从抖音上认识的。”潘海鹏表示,印象深刻的一名是山东的一个胖女孩周李(化名)。“我和周李认识了一年,她一开始也是在抖音上看我的视频,后面我也没想到她会从山东来四川跨越千里看病。”
潘海鹏在办公室。魏冯摄
“终于见到你了!”周李看到潘海鹏时,冒出这句话,潘海鹏一下还没反应过来。
“当时这个女孩大概200斤,也是三叉神经痛,动手术难度系数较大。”潘海鹏表示,后来给女孩做手术,平时是2个人帮患者翻身,潘海鹏找来了6名同事帮周李翻身做手术,目前女孩恢复情况较好,偶尔也会和女孩聊起恢复近况。
在云南61岁的患者李琴(化名)看来,潘海鹏是一个让她没有心理压力的医生。“他会给你解释手术的过程,用PPT给手术患者讲他要切哪里的神经,可能会带来哪些好的、不好的影响,利弊都给你说明白。也会跟我说,做完手术也不是一定会达到最理想的结果,我觉得我能容易接受和理解。“
李琴同时也是昆明的一名口腔科医生。在她眼中,潘海鹏是一个特别喜欢随访的医生。这一点,在潘海鹏的朋友圈得到印证:潘海鹏一共有2个微信号,一共加了4000多名患者,每天都会收到这样那样的提问,每天他也会问问部分患者恢复情况如何。
潘海鹏的书柜里藏着一块2020年的奖杯——“南方健康年度健康科普贡献奖”,这是抖音感谢他过去一年做出的医学科普贡献寄来的奖杯。魏冯摄
”我有时候也会吐槽他(潘海鹏),说他是一个医学方面的好手,但如果和他做家人我肯定不乐意,我觉得医生没必要一直回答外行人的问题。医生给医嘱了,患者做不做是患者的事,他把工作之外的时间,都拿去为患者做解释工作,所以我说他是一个没有自己生活的工作狂。”李琴语气中,都是对潘海鹏医生的心疼。
“我现在只要睁着眼睛,不做手术、不出门诊,都在拿手机回信息,我连吃饭的时候也拿着。所以,平时我的微信回复最快,现在已经不善于打电话了,就喜欢回微信。”潘海鹏笑道。
“我觉得最自豪的一件事,是我觉得很多病人都能开心的走,未来还能成为朋友,从医患关系到朋友关系,这是我最自豪的一件事。最遗憾的事,一个是我觉得神经外科还有很多没有翻越的山峰、没有攻克的难题,还有就是一些因病致贫、看不起病的患者,也让我觉得很可惜。”潘海鹏说。
生活中的他
爱听摇滚的前篮球队长,是细节控,也有“选择困难症”
都说医生不是神,潘海鹏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在关心患者上,他是一个“细节控”;在自己吃什么这个问题上,有点“选择障碍”;在办公室工作用品摆放上,追求自我秩序感和一点强迫症,“我左手一定要是烟灰缸,右手一定要是茶杯;吃饭掰筷子,碗、盘子一定是要固定的,菜也要是固定的位置,但我这个强迫症只对我自己,不对别人。”说罢,潘海鹏哈哈一笑。
潘海鹏的细致,也让同事深有体会。“我刚来的时候,是五月份,已经有蚊子出没了,一来我就给医院每一个值班室买了蚊香;三八妇女节,我给女同事也准备了小礼物,每一个人的杯子刻着他们的名字。”
三六三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刘贤苹也举例,说潘海鹏医生会在夏天给她们准备小风扇,偶尔还会给办公室的同事带不同种类的早餐。
他的选择困难症,最直观的体现在自己点外卖这个问题上。潘海鹏笑着说,他先会把一个外卖页面的所有选择看完,好不容易选中一家店,又要翻完所有的菜品。“后来我想到了一个解决方式,直接不选了,让科室同事帮我代点外卖,帮我做吃什么的决定。”
在吃什么这个问题上要找人帮忙,但对患者他坚持自己上阵,按照惯例,潘海鹏会把重要的医嘱说三遍。“问诊我要嘱咐患者,术后也要嘱咐患者,随访我还要把同一堆事嘱咐一遍。”
父亲对儿子的评价也是如此,对患者细心,对自己粗心。“海鹏这个孩子很善良,心也软,大学就背得了急病的同学去医院救治,但这个孩子对自己粗心,刚当医生那会,西服搭绒裤,再配了双皮鞋,我和他妈看见就吐槽,他能不能不要混搭,他跟我说‘没关系,又不影响给患者看病。’”潘父揭完儿子的短,哈哈一笑。
潘海鹏曾是原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的篮球队队长。
工作之余,潘海鹏的解压方式是打篮球、旅游、听音乐。“我是原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的篮球队队长。”潘海鹏说,自己喜欢听二手玫瑰、左小祖咒,酷爱摇滚乐,过去还是医院篮球队的队长,但现在搞短视频了,身材管理上有所懈怠,哈哈。
潘海鹏最爱循环播放的一首,是左小祖咒的《乌兰巴托的夜》,里面几句歌词,似乎也诠释了他从医的选择——
飘向远方的云啊
慢些走
我用奔跑告诉你
我不回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zlz1251111 2021-04-23
我用奔跑告诉你,我不回头!
刘鑫25370 2021-04-23
为百姓造福
赵咏梅 2021-04-23
好医生,是病人的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