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李淼
一路沧桑沥洗、弦耕不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满80岁了!
11月16日上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庆祝建院80周年大会在成都举行。来自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全国31个省级农业科学院代表、省级有关部门和市州县、省内外科研高校等相关负责人共300余人参加大会。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诞生在抗战硝烟中。1938年,为支持抗战,解决粮食之需,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呱呱坠地。1950年4月,与中央农业试验所成都工作站等5个农业科研机构合并为西南农林部四川农业试验所;1952年,更名为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64年,正式建制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从那时起,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杨允奎、杨洪祖、鲍文奎等四川农科前辈,以推进农业新技术、增加产量为目标,开创了四川农业科研先河。如中国植物多倍体遗传育种创始人、中科院院士鲍文奎,曾在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建立禾谷类作物多倍体实验室,在世界上首次将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应用于生产。从此,一代代四川农科院人薪火相传,推动农科院成长为助推四川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技排头兵、主力军和智囊团。
这个80岁的农业科研机构实力有多强?综合科研实力跻身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具体看看下面这些成果就清楚了——
80年来,四川省农科院取得国家、部省级成果奖励889项,其中国家奖64项,居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省部级成果奖825项,占全省48.6%。育成动植物新品种885个(对),占全省近1/3。获得授权专利435项、植物新品种权130个,省部级主推技术86项。
就在十多天前,2018年度四川省科技奖拟奖项目公示,仅27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主持完成的就有3项。而半年前,该院17项成果已斩获2017年度省科技进步奖,领衔完成的科技进步一等奖达2项。
四川省农科院的牛气成果,更是数不胜数。其中,粮油类育种是该院的强项。
该院的小麦持久抗性育种居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慢条锈病持久抗性的“川麦107”连续多年成为国家重点推广品种,川麦系列优质小麦品种的育成应用为四川小麦产业提质增效发挥重要作用。优质籼型水稻新材料创制及杂交水稻新品种培育处于国内领先。水稻品种“泸成十七号”“泸双1011”,解决了昔日四川水稻倒伏、低产的问题;创制了我国当前大规模使用的水稻第三大不育胞质—K型不育胞质,育成K优047等系列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突破了粳型不育胞质应用难关;水稻恢复系泸恢17的创制填补了籼型耐热恢复系在研究和生产上应用的空白;“冈优22”、“川香9838”等突破性高产品种多次创造了四川以及西南高产记录;近年育成的优质稻“川优6203”,是四川第一个通过政府采购在全省进行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品种,品质堪比泰国优质米,获全国首届“十大好籼米”称号;“德优4727”实现了超高产与品质的完美结合,获四川省“稻香杯”特等奖。这些扭转了“川米不优”和“米难吃、饭难看”的印象,重塑了“川粮”形象。
该院培育的成单30等成单系列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超过1.3亿亩,增产玉米约26亿公斤,新增社会效益50余亿元。川油36等川油系列油菜品种为四川油菜产业和川菜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川薯系列新品种的育成,为推动四川成为全国薯类种植面积、鲜薯产量第一大省奠定坚实基础。高抗枯萎病的抗源品种52-128、57-681育成标志着我国棉花抗枯萎病育种的新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棉花抗病育种的发展。
此外,四川省农科院的食用菌科间杂交细胞融合技术首次在世界上实现了食用菌科间远缘杂交,首次攻克了野生羊肚菌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的世界性难题,并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全国领先;中国兰花“克隆”技术和南方丘区节水农业技术居全国领先水平;旱地新两熟列入农业农村部主要粮油作物新时期高产高效十大关键技术。“我1996年毕业到农科院,见证了四川食用菌产业从默默无闻小蘑菇逐渐发展成为仅次于粮、油、果、菜的第五大产业。”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土肥所研究员彭卫红介绍。
据统计,四川省农科院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达85%,已累计推广数十亿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超千亿元。
四川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吕火明表示,将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农业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开展联合攻关,加强农作物种源保护、科技成果转化、国际交流合作等重点工作,尽快牵头制定“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好院南繁试验基地,早日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院,为四川农业提质增效、擦亮金字招牌作出更大贡献。
当日,四川省农科院还召开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院士论坛,全国省级农业科学院人事人才工作会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天府力耕 永续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