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设宜昌襄阳为省会“二传手”

湖北省人多地广、地域上东窄西宽,省会武汉偏于鄂东,客观上需在西部地区培育“二传手”。2003年,国务院批准襄阳和宜昌两市成为全国最早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因为它们首先有成为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基础,对区域经济有一定辐射拉动作用。

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宜昌和襄阳两市所占湖北省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21%以上。此外,两市在湖北政治文化等领域,影响日益增大。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认为,省域副中心的桂冠不会自然带来积极变化,具体发展也需要含金量高的政策来推动。湖北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实行“省官治市”,两市市委书记目前均由省委常委兼任;二是下放权力,将省直相关部门的土地、规划、投资等审批事项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下放或委托给两市;三是改革先行先试,如授权两市开发区率先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四是明确带动范围,推动以宜昌为中心的宜荆荆城市群、以襄阳为中心的襄十随城市群建设。

城市的发展,最终仍取决于自身努力。从近两年湖北省统计年鉴数据看,武汉市吸引人口净流入达29.12%,宜昌4.74%,而襄阳为负5.11%,说明副中心城市并未跟上中心城市的发展节奏。经济副中心带来的发展机遇显而易见,但不是永久的必胜牌。

广东:考虑地理空间布局选择珠海湛江汕头

广东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和常住人口第一大省,已不满足只拥有广州和深圳两大中心城市。《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确定珠海、湛江和汕头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三个城市分别位于珠三角、粤西和粤东地区。广深两个主中心再加上三个省域副中心,体现的思路就是通过珠三角带动东西两翼,实现全省均衡发展。

广东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选择中,地理空间布局的因素比经济总量更重要。和这三个城市相比,经济总量更大的东莞和佛山却未被选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深圳大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马璟君分析,佛山和东莞与广深太近,已基本和广州、深圳实现一体化发展。相比之下,珠海作为珠海、中山和江门的中心城市,可以带动珠江西岸乃至粤西的发展;汕头则是粤东大潮汕地区的中心,可以带动粤东地区的发展;广东西部的湛江,则将是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

虽然以前没有明确这三个城市是副中心城市,但广东在基础设施和政策倾斜上对其扶持力度很大。珠海是我国四大特区之一,随着横琴自贸区建设推进,港珠澳大桥开通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珠海迎来大发展;随着粤西机场和广东西部沿海高铁建设,湛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汕头也是经济特区,潮汕机场及厦深铁路开通后,汕头也将迎来大发展。

浙江:民营经济特质影响副中心城市布局

浙江省的民营经济特质深刻影响着浙江副中心城市的布局、规划和发展。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叶建亮认为,宁波和温州成为副中心城市,首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杭州是浙北,宁波是浙东,温州是浙南,宁波是传统港口城市,临港产业基础较好。温州是民营经济发祥地,体制机制活跃,轻工业发达。

宁波和温州成为副中心城市,也是市场的选择。两个城市都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的人口规模。“温州GDP总量比宁波少很多,在全国城市排在30位以后,但遍布全球的温商群体,造就了全市实际财富大大高于抽象的数据所能体现的内容。”叶建亮认为,选择温州作为副中心城市,一是体现了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二是考虑到“温州模式”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两地能成副中心城市,也和浙江的地理环境有关。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宁波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距离省会杭州有150公里左右;温州距离杭州有306公里,均满足省域副中心城市距离省会超过150公里的要求。

江苏:用徐州撬动苏北振兴   

南京大学教授方蔚林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如果虽有政策扶持项目支持但仍然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缺少可以作为主心骨的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城市作为长期支撑。对于江苏来说,苏南和苏北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主要城市的差距问题。   

江苏的城市经济格局很明显。苏南的南京、无锡、苏州经济地位不可撼动。位于苏北的区域中心城市徐州的崛起,则不仅体现市场力量,从全省发展大局考虑的政府推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017年,国务院批复徐州城市总体规划,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徐州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江苏省把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独立板块纳入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布局,并出台专门政策意见予以支持。徐州地缘特殊、地位重要,因此,江苏省赋予徐州重大使命: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徐州要成为苏北振兴的强引擎、全面小康的领头羊;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徐州要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节点。   

但要使中心城市的“定位”真正变成“地位”,一个城市的“中心性”就必须要体现出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执行总监吴维海认为,对于徐州这样一个地级市来说,首先要从观念上摒弃以前的地级市思维,实现身份转换,对标中心城市的能级标准,努力在淮海经济区发挥“带头大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