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薛维睿

名人辈出的成都红星路,是一条不断跳动的文化动脉,它源源不断地为巴蜀文化输送着时代新鲜血液。从1998年到2014年,由华西都市报等主办的“巴蜀笑星擂台赛”三度开赛,红星路上一共诞生了凌宗魁、李伯清、李永玲、刘德一、沈伐、王迅等29位巴蜀笑星,他们用“笑”艺术为川渝老百姓们带了不少欢乐的回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也让巴蜀方言文化焕发生机,把四川“龙门阵”摆到全国。

两位“中江表妹”,促成红星路燃起擂台赛

“没有我就没有巴蜀笑星擂台赛。”时隔23年回首,首届巴蜀笑星景雯笑言。

1998年2月,位于红星路的华西都市报刊发了一篇关于中江表妹李永玲的独家报道。该报记者杜恩湖回忆,当时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景雯也因此来到报社“举报”李永玲,表示自己才是真正的中江表妹。

上世纪90年代,景雯创造的“鸡蛋妹儿”形象深受欢迎。扎两根羊角辫,穿一身红布袄,提着菜篮子,当观众都以为这是个土里土气的村姑,她再出其不意地唱一首“洋气”的歌。景雯认为,《中江表妹》里的乡村妹子,剽窃了她的“鸡蛋妹儿”形象。

“鸡蛋妹儿”景雯

为了弄清楚事情原委,杜恩湖采访了两人,并请她们到报社当面协调。然而,双方仍然争执不休,“两个中江表妹儿‘打’起来了,我当时还以此为题作了报道。”

时任华西都市报文化新闻部主任许佳表示,与其这样争吵,不如举办一个擂台赛,让她们同台竞争。杜恩湖回忆,彼时重庆刚设立为直辖市,为了保持“川渝一家亲”,决定联合两地笑星,让大家同台竞技。“‘巴蜀笑星擂台赛’这个名字,也是由许佳主任起的。”

1998年3月6日,在红星路二段70号17楼,举办了“繁荣巴蜀曲苑座谈会”,宣布华西都市报与四川省文化厅、重庆市文化局联合主办“巴蜀笑星擂台赛”。巴蜀演艺界名人纷纷表示支持,谐剧创始人、著名谐剧大师王永梭在病逝前一天,还为比赛写下祝词:“举办巴蜀笑星擂台赛功德无量,预祝大赛圆满成功!”

昔日的西南笑匠“三巨头”,(图片从左至右为刘德一、李伯清、沈伐)

比赛消息一出,沈伐、刘德一、李伯清等笑星积极报名,重庆地区的演员也踊跃参与,参赛人数达两百多人,几乎汇集了所有四川和重庆的喜剧创作者。比赛进入复赛阶段时,央视著名导演尚敬、省内著名戏剧导演查丽芳等人加入创作,和选手们共同打磨剧本。

1998年冬天,颁奖晚会在成都举行,掀起巴蜀笑星擂台赛的高潮。在这场晚会上,《散打评书》《老砍说媒》《王宝气寻偶记》等精彩演出,成为当时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而景雯和李永玲,也在众人的调节下,在这次舞台上同台表演了“中江表妹”,一时传为佳话。

李永玲后来因车祸2006年去世

巴蜀笑星诞生,与老百姓“笑对生活”

“走!到四川打擂去。”首届巴蜀笑星擂台赛,吸引了著名演员赵本山的注意,他觉得笑星们的表演有个性、有特色、有绝活,“话不多说,大家一起对观众负责。”1998年,最后站在巴蜀笑星擂赛总决赛获奖台上的,是“散打评书”李伯清、“哈儿司长”刘德一、谐剧家沈伐、“中江表妹”李永玲、戏剧演员王迅等,这些后来在巴蜀曲艺界、喜剧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当时面对观众们鲜花和掌声,还显得有些拘谨。

当时巴蜀笑星擂台赛究竟有多火爆?一台“笑星热线”电话是见证者之一。当时刘德一热线时间是下午两点开始,电话从11点开始就因为忙线一度陷入瘫痪状态,观众要为心目中的“胖哥”扎起,刘德一也说要把节目“整巴适”回馈给观众,常常一台比赛下来,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眼泪花塞在眼角,肚子都笑痛了。


“观众寄到组委会的选票,多得要用麻袋装。”杜恩湖说,整个比赛引发两地观众热烈的关注,四川卫视和重庆卫视均直播了当时的决赛现场。国家一级演员巴登西绕是当时比赛的评委之一,当时住在抚琴路附近的他,常常骑着一辆自行车,半个小时左右就能来到红星路。“当时红星路还没有下穿隧道,但周围有剧场、有杂技团、有报社电视台,文化气息非常浓厚。”巴登西绕觉得,巴蜀笑星遗留下来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给老百姓带来的快乐了,这种快乐通过笑星们的创作,让传统艺术与时俱进地延伸出许多新内容,这些节目也渗透着四川人的生活智慧和豁达的性格:“就好像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过着吃泡菜的日子,也要乐乐呵呵地面对生活。”

“如今来看巴蜀笑星这个品牌活动,都是一件对巴蜀文化传播、曲艺发展功德无量的事。”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巴蜀笑星叮当,当时还代表重庆方参加比赛,如今已定居成都。首届巴蜀笑星擂台赛,一举打响了“巴蜀笑星”这张名片,2004年第二届、2014年第三届比赛上,涌现出了更多来自各行各业的新星。王磊人称“王二莽”,师从李伯清和沈伐,是第三届巴蜀笑星的第一名,在他看来,“巴蜀笑星”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没有这个比赛,他可能就在都江堰的事业单位做一个普普通通职员,他认为这个比赛对当时四川巴蜀文化的传承传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从师父那里,我们也懂得了学艺先做人。”

巴蜀笑星给老百姓带来快乐,重情重义的四川老百姓也感念在心。刘德一成都去世时,蓉城老百姓们自发前往悼念,全城轰动甚至引起交通管制。与巴蜀笑星同演棒棒军的梅老坎离世时,灵堂外还有重庆土生土长的棒棒军兄弟,背着扁担流着眼泪,专程前来告别。“说到底,老百姓记得老一辈巴蜀笑星,记得的是啥?是他们曾带给老百姓亲切的快乐。”巴蜀笑星钟燕平说道。

南北大腕联袂,影视行业刮起“麻辣旋风”

上世纪90年代起,巴蜀笑星们逐渐走入黄金期。在四川省文化厅、重庆市文化局的支持下,当时评选出的巴蜀笑星紧锣密鼓地进入到了开启跨世纪、巡演,赵本山、黄宏、宋丹丹、蔡明、郭达、潘长江等北方笑星有巴蜀笑星们联袂,20多位“南北笑星”汇聚四川省锦城艺术宫(今四川大剧院),四川语言麻辣烫遇上北方“大腕”,笑声陪巴蜀人民跨向21世纪。

随着二、三代巴蜀笑星的不断涌现,在第一代巴蜀笑星的带领下,以四川话为特色的方言剧,在20年前跟随着电视剧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风口期”,在四川男女老少间风靡一时。《山城棒棒军》《生活麻辣烫》《傻儿师长》《雾都夜话》《方脑壳的故事》《抓壮丁》《老坎客栈》《三喜临门》,甚至连动漫《猫和老鼠》《蜡笔小新》、卓别林的外国电影都产生了“四川方言版”……


“人生五种味,酸甜苦麻辣”,是方言喜剧《山城棒棒军》里的经典台词,光“麻辣”二字,已散发着浓浓川味。刚柔并济四川话语调里,充满了戏剧张力。充满阳刚气题材的《山城棒棒军》,却娓娓道来棒棒军梅老坎、蛮牛、毛子等小人物生活中的辛酸、坚韧与快乐,百转千回中多了一份生活的内敛。“站到!锅你洗老哇?碗你洗老哇?脏衣服一抹多,你都洗老哇?”“耶!你娃耍长了哦!”凤姐在《幸福(火巴 pa)耳朵》里这些伶俐又牙尖的台词,让本略显阴柔的女性形象火爆了起来,至今都让不少四川男性自嘲,把自己和剧中“妻管严”耙哥的家庭地位对号入座。

方言版《猫和老鼠》里,中江口音的猫咪假老练,遇上川北口音机灵怪老鼠“风车车”,中间还有一个自贡口音的大狗“闷墩儿”,刚柔并济各不相同的四川方言性格,让角色形象鲜活了起来。“耙耳朵不是怕老婆的意思,是爱这个家庭,对家庭负责的四川男人。”曾演过(火巴,pa)耳朵的巴登西绕说道。

巴登西绕(图右二)参演电影《大路朝天》

巴蜀语言传与承,文化先兵行成渝双城

叮当主演大型谐剧《永不落幕》

除了影视领域,虽然如今巴蜀笑星活跃在不同行业,但他们的职业精神和幽默血液仍给他们当下的工作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比如巴蜀笑星叮当,如今专注于曲艺艺术中的谐剧,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他凭借《麻将人生》获得曲艺界最高奖项牡丹江后也没有松懈,分别推出了大型谐剧《永不落幕》,同时当下又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成都大运会的宣传当中,他准备用一部四川原创电影,致敬每一位在成都拼搏的人。

王迅2021年春晚又表演了语言类节目,发展之路则更靠近现代综艺与影视。2021年春晚他再次搭档黄子韬、孙涛和秦海璐,共同演绎了小品《大扫除》,通过讽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小品中,王迅一登场,便凭借“岳副主任”的形象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他透露,小品前后修改出二三十个版本。“第一稿和最后一稿的内容完全不一样。讽刺类小品就是这样,既要把握观众的喜好,又要反映社会热点。”

王迅主演牛年春晚小品《大扫除》

而巴蜀笑星中的女将“胖姐”钟燕平在2021年初作为省政协文艺界代表参加四川省两会,多了一份时代担当。她的提案既呼应了“巴蜀笑星”那段光辉岁月,更融入了如今国家成渝地区双城圈的大背景。钟燕平认为,川渝地区本就长在“笑点”上,更应该文化先行,推出一台成渝双城曲艺文化精品。“巴蜀文脉相通,两地曲艺演员私下都是很好的朋友,经常串门,人才互通,感情深厚。”钟燕平看来,曲艺本就是扎根于老百姓的民间艺术,巴蜀人豁达的性格是培育“笑果”的土壤,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胖姐“钟燕平”作为省政协委员

她认为,曲艺的艺术形式不同于其他舞台艺术形式,有时“一人一口一快板”就是一台戏,是一支灵活的“轻骑兵”,可以深入各地。经济圈互动,文化可先行,如果双城演员联袂推出一部曲艺精品剧,就能在双城经济圈的硬实力上增强“文化软实力”。她建议,这部文艺精品可在两地旅游景区巡演,把“一次性”文化消费变为多次可持续的文化力量,让文化为两地旅游发展增添更多能量,为建党100周年献上“四川味”的文化厚礼。此刻,成渝双城,和23年前的巴蜀笑星擂台赛,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