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军

读徐祯霞长篇非虚构散文《云端上的故乡》,感受到了久违的乡愁和乡情。该书集中书写家乡一个叫“王坪三队”的村庄,有耕读传家的影子,也有百废待兴的生动,还有在时代发展中的煎熬和忧虑,更有在移民搬迁后的意外惊喜。整部书的感情是复杂的,又是真切而感人肺腹的。

这个陕西南部柞水县的小山村分上院和下院,是旧时徐家大院的居住区,后经行政区划调整形成的居民区。由于距县城近,由于城市化,由于乡村振兴,多种元素作用下,已整体搬迁。面对这样的山乡巨变,已离开这里到县城生活的徐祯霞激起几多乡愁,用文学的手段记录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社会变革,为时代留存了一份独特的乡土标本。

在第41章《失却故乡的人》里,徐祯霞说:“每每回到老家,门前总是杂草丛生。打草丛中经过会沾一身的草渣草籽和小刺。沾在身上了拽都拽不下来。”她说,在时间宽裕的情况下会掏出一张纸,在门前的石头上坐一会儿。面对当初粉刷的洁白而如今零落斑驳的墙面,恍如隔世,不禁慨然。

她感叹,尽管如此,自己总还是觉得老家是存在的。及至大形势驱动,“我的故乡从陌生变为消亡”,她才意识到自己成了一个“失却故乡的人”。为此,她感叹:“可这是我的故乡呀,我生活了20年的故乡啊,如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徐祯霞说:“故乡的消失,意味着我的根的消失。从此,我将成为一个无根的人,成为一叶浮萍,一个身心无所寄托和漂泊的人。”

故乡的消失,于徐祯霞来说,有着切肤之痛。可在她的愁肠百结中,看到曾经陈旧破败的故乡,忽然间变得如此新颖美好,又不禁喜上心头。

徐祯霞在接下来的《回望故乡》一章,笔锋陡然一转说:“当(我们)的车子驶入王坪的时候,出现在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分外意外。老家的道路明显开阔了许多,而且有了格调雅致的人行步廊,清一色的红木结构,像是旅游景区,以前乱石林立的河床现在突然整齐美观了。”她惊叹,“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短短的一两年的时间里,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曾经,对于故乡的迁移我心不甘,情不愿,我觉得故乡就应该永远是我记忆里的故乡。它变了,就不是我的故乡。我没有想到,曾经贫穷、简陋、窘涩的故乡,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不难看出,对王坪村的迁移,作者完整地呈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由当初的不甘不舍,到后来喜出望外,发生了180°大转弯。

《云端上的故乡》的价值,正是徐祯霞的这种巨大心理落差间带来的情绪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型,无论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力,无论人的观念还是社会传统,好多都在颠覆人们的观念和认知。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存在着如何面对社会变化的问题。对徐祯霞来说,如何面对故乡的巨大变迁,就是一件大事,并促成了用文学书写的方式予以呈现。

从第一章《我的出生》到第40章《七个人的砖厂》,浓墨重彩地描摹了一幅“王坪三队”的旧时风景。那里有春节时全村人参加的“满家灯”,有一人参军全村人欢送的热烈场面,有邻里的家长里短,也有高考落榜后对命运的慨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的贫穷落后和发展,书中比比皆是,因此这里我不想过多地描述,只想用徐祯霞父亲在生活中的表现予以佐证。

在《陌生的父亲》一章,徐祯霞写道:“我们私下里常常叫父亲‘阎王爷’。最让人不可理喻的是,父亲吃饭从来不盛饭。他吃一碗,让母亲给他盛一碗。一碗吃完,他从来不起身自己盛,却将碗往小桌边上一推,等着母亲去给他盛第二碗。第二碗吃完,照样将碗往边上一推。要母亲问他还要不要,要了还要盛第三碗。当然,洗脚水也不例外,母亲将洗脚水烧好,连同盆和擦脚布一起拿了去,待父亲洗好,递上擦脚布,父亲擦了脚母亲才将洗脚水端出去倒了。”

徐祯霞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是一位有文化的人。我想,读者仅从徐祯霞父母的关系中,就可以大致了解王坪三队的人世现状。父亲和母亲互动的场面,画龙点睛般地告诉读者,那个徐祯霞心心念念的故土的基本风貌。那里有她的拳拳深情,也有旧时代留下的深深烙印。

这样的细节描写,在书中随处可见。书中除了写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叔叔,老薛、三姑、疯子堂哥、三嫂、大哥、姐姐、烟袋嫂、川儿、熊娃等几十个人物,每个人有特点,每个人都是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下的特定的人物类型。他们身上留存了时代的烙印,也有着自身的命运。他们身上有着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淳朴与善良。不管有着怎样的人生,他们都保有农村人固有的勤劳与厚道。

除书写村庄里各色人物不同的命运外,《云端上的故乡》还描写了柞水农村的自然风景和民间风俗,如过年、上坟、玩社火、杀年猪等。那里的人把吃苦叫“下苦”,管理菜园叫“务点菜园”,入睡叫“落眠”,上坟叫“拦坟”,定亲叫“开亲”等。《云端上的故乡》很好地呈现了陕西南部柞水的民俗和饮食文化,使该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开始读这书时,我是带着一点警惕的,以为徐祯霞的书写也像一般写作者那样走一条怀旧的路子,书写自己的一抹乡愁,抒发一己之情。那样的作品语言或许优美,叙事也能吸引眼球,结果或落脚点却落在了“回不去的故乡”的主题。读《云端上的故乡》的前几章,我一直怀着这样的担心,直到读到最后两章,才放下心来。

徐祯霞写了故乡的贫穷落后,改革开放后故乡的变化,长久以来的落寞和隐忧在“整体搬迁”后的释怀。故乡不是没有了,而是涅槃重生了,故乡在时代的阔步向前中变得美好和富裕,成了新时代生活版图中的诗意田园,村人也一改过去的生活样面貌和状态,成了新时代衣衫靓丽的新农人。

徐祯霞这本貌似怀旧的散文,把过往的诸多人事,甚至是刻骨铭心的苦难,从容不迫地一一展示和铺垫,就像盖一座高楼,先期做了许多基础工作,在末尾的两章笔锋峭然,故乡沉甸甸的华丽转身,犹如川剧变脸。她看到和完美地呈现了这种变化,完成了画龙点睛。

我想,这对徐祯霞并不容易。实事求是地说,她和很多书写农村题材的人在思想观念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她的书写立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村民立场,虽然她出生后一直在农村生活,虽然她深谙贫穷生活,虽然她曾跟随母亲下地,也和伙伴们打过猪草,可她从一开始就是带着走出乡土的希望生活的。她的脚尖所指一直都是向外的,由一个耳濡目染贫穷生活的女孩儿,一个小学生,中学生,一个高考落榜者,每一步都想着走出农村,突围生活。

她的人生总是在追求美好,改变落后,以至于被人惦记着要娶其为妻的时候,在县城做服装生意或到西安的药材公司工作时,她努力追求的都是走出农村。尽管她的户籍关系没有离开“王坪三队”,名义上还是一个农民,可她骨子里根本就不希望像大哥那样死心塌地地要做一个农民。虽然希望故乡变得越来越好,心里还是放不下那些曾经耳鬓厮磨的故人,还有生命中的烙印,以及成长岁月里滋养着她的爱与温暖。

最后两章,她的立场与前面的书写迥然相异,没有像一般书写者那样只是怀着怀旧的情愫,为赋新词强说愁一般地宣泄乡愁。她在经过排斥故乡的迁移和再造,再到观念逐渐转变,进而上升到新的高度,最后在事实面前重新审视山乡巨变,客观地完成了对故乡的新定位,并构筑了一个不一样的文学作品,这是《云端上的故乡》的成功之处。

(《云端上的故乡》,徐祯霞著,中国画报出版社,2022年11月)

作者简介

冯小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林业文联《生态文化》副主编。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首届观音山杯生态文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