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岚 杨雅丝

教育扶贫题材电影《阿莫阿依》,以四川乡村振兴与马边彝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为故事背景,通过全新视角和超真实拍摄手法,生动地呈现了少数民族地区扶教工作的展开与深入,并讨论了对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教育意义与传承价值,突出了扶贫先扶志的重要意义。影片上映时,正值马边珙桐花开,适逢春天到来,梦想也终将启航。

教育扶贫的现实主义题材

《阿莫阿依》通过小故事、小人物,呈现了一个温暖的关于教育扶贫的故事。

阿莫阿依在原本适龄上学的年龄,因为要照顾家庭,只读了一年书便辍学回家了。7年后,扶教工作队来到马边,让14岁的阿莫阿依和其他孩子获得重新入学的机会。进校后的阿依面临着大龄学生的尴尬,跟不上学习节奏。在扶教工作队的帮助下,阿莫阿依和其他大龄学生克服苦难,快速成长。在经历一系列波折后,阿依找到了梦想,希望成为一名老师,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影片最温情的时刻不仅在于扶教工作队对大龄学生们的帮助,还在于阿依选择留在家乡继续传递梦想和希望的种子。阿依艰难但充满希望的岁月和坚韧的性格,让观众为之动容共情。

阿依的故事只是马边控辍保学、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倾情帮扶马边以来,通过大力推进智力扶贫,成功创办桐华学校等,解决了小凉山地区一系列“大龄低年级学生”问题。通过协调师资力量、积极推动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充分促进扶贫与扶智的深度融合,在根源上解决小凉山彝族贫困代际传播问题。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同学们在课堂上一人一句说出自己的理想,又在新年到来前许下新年愿望。在这种小故事的叙事中,影片巧妙表达出教育扶贫的意义。对边远少数民族的教育扶贫,不只是帮助了阿莫阿依,而是帮助了像阿依这样的许许多多的学生。

因此,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梦想和希望的电影。《阿莫阿依》让我们看到了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力量和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的励志温情画面。

纪实又充满诗意的拍摄风格

现实主义作为中国主要的创作方法,强调直面社会问题、呼应时代痛点。温暖现实主义则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种独特的审美理念,相较于残酷现实主义或灰色现实主义而言,旨在通过真实而温暖的故事,表达人性的美好和人文关怀,从而让观众产生共情,传递积极的价值观。

电影《阿莫阿依》影片整体的拍摄风格是纪实性的,风格朴实,但也有诗意的镜头语言运用。如阿依一家人黑底彩线的民族服饰,在家徒四壁、火塘暖暖的光线下交相辉映;无人机视角下的山路十八弯,高山农家过彝族年充满魅力又温暖,烟火气十足,甚至让观众以为是在看彝族传统生活的宣传片。

此外,影片通过描绘马边针对“大龄低年级学生”的问题,积极建立桐华培优班的解决方案,改善人际关系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悬殊,聚焦彝族人民真实的生活,有些镜头展现出来的甚至是很普通的细节,如妈妈背着尖底大背篓收红薯玉米回家的路上,从夕阳山坡下映下来的剪影。

影片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所有情况,带来温情的感觉。彝族的美,在天地人之间,也在远景和近景,整个屏幕都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素人演员的表演也意外地制造出戏剧化的间离效果,配合镜头对人物和民俗的特写,足以让观众产生思考和共情。

响应时代的精神内核

受“文以载道”古典文艺创作观念的影响,中国电影自诞生之初就注重其教化功能。从最早的《孤儿救祖记》《儿孙福》等宣扬伦理精神的电影,到《狂流》《春蚕》对社会的批判,再到《我和我的祖国》《流浪地球》等现象级作品的出现,电影文本形态的边界被进一步打破,“共同体美学”应时而生。

“共同体美学”的内核是共同体叙事,即倡导影片在宣传主流的同时,要与观众产生共情,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对话平台,推进中国电影的发展。也就是说,“共同体美学”打破了原来主旋律电影的程式化符号系统,以多元代替一元。

《阿莫阿依》便是这样的典范。一方面,电影通过表现阿莫阿依的求学之路,与观众建立起情感的桥梁。通过抓住阿莫阿依这样一个独立的个体,映射中国社会大环境下长期以来存在并需要解决的脱贫攻坚问题,脱离教科书式的说教,在新时代基于民族审美心理的一次自发的探索实践,通过电影媒介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另一方面,电影、电视剧的娱乐化与商业性能很好地促进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的融合,形成良性循环。正如《阿莫阿依》影片的最后,阿依迎着阳光看向镜头,美丽质朴的阿依终将能实现梦想,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能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努力中实现。

作者简介



赵岚,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教授。

杨雅丝,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