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卓 吴雪玲

向观众讲述故事、讲好故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者需预设好向谁讲、讲什么、怎么讲。为讲“好”故事,创作者需选取合适的现实和历史依据作为创作和叙事的原始素材,即原型叙事。原型叙事是讲什么的基础支撑,而怎么讲则需要将时代发展下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及事件,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向“谁”进行价值理念的传递与输出。

少数民族的原型题材资源

电影中的原型可以是人物、意象,也可以是对事物的具体描写。原型故事对创作者解读具有丰富地域色彩及民族文化的方式,有着重要指向意义。

就电影文本的原型题材而言,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故事、传说、神话、史诗及民间戏剧等艺术形式广泛存在,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时代背景下的使命召唤,为创作者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案例素材。

这些与时代脉络紧密相连,带有历史和记忆,又是真实发生、耳熟能详的各种原型,顺应时代潮流进入电影创作者的创作视野,为他们提供新的创作思路,得以诞生新的民族性影像作品。

例如苗月导演的《十八洞村》,以十八洞村的帮扶干部和村民真实的故事为原型,讲述十八洞村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陆川的电影《可可西里》根据真实事件及人物原型,还原世界面临的母题——生态问题;林韬导演的《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以6位援疆干部的真实事迹为原型进行改编,展示大学生作为选调干部与扶贫干部在新疆小乡村带领村民追求幸福生活、默默付出不言回报的故事。

《阿莫阿依》的塑造,同样将出发点聚焦在故事原型,将四川乡村振兴作为时代背景,以马边彝族自治县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创新创建桐华班、桐华学校的经历为蓝本,从乡村教育快速发展这一视角切入,用电影艺术手法展现教育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这些扶贫故事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充分展示了我国在少数民族扶贫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也为其他地区的扶贫扶教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电影创作者找寻历史原型,解码人物事件,通过艺术化的纪实电影风格与独具特色的原型叙事,再现集体记忆,重现人民的风俗习惯与社会的时代风貌,向观众呈现出具有民族精神内涵的时代影像,从而引发观众思考,产生情感共鸣,增进各民族的文化认同。

解构式的原型内核回溯

如今,少数民族文化在不断突破自身局限性,破除封闭,努力开拓走出去的道路。在这一转型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面对不小挑战:少数民族文化在社会变迁的流动、变化与交融中,呈现出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的矛盾,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叙事特性逐渐呈现弱化。

新生代创作者受到新时代的文化氛围感染,更倾向于以解构式的方法诠释或呈现民族原型意象,“即在主体叙事、抒情中穿插进民族神话、故事、歌谣等原型形态,作为背景或叙事的元素之一。”文艺创作者以现代性语境化用少数民族的古老意象,对原型内核进行民族历史、文化、观念和风俗方面的解构,最终实现回溯与对接。

在《阿莫阿依》中,对彝族的原型意象内核进行指向性的拆解,渗透在影片的各个方面。阿依一家闲聊、做饭或看电视时,镜头多次展现火的特写,这是由于在彝族众多的神话原型中,火是最具象征性与代表性的元素。

在很多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对少数民族现状与传统、新思想与旧文化、民族性表达等方面做出的思考,这是对原型意念的解构,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人物的塑造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

《可可西里》说出在时代的发展及社会转型下全世界面临的生态问题,将传统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冲击碰撞展现出来;《十八洞村》将脱贫攻坚中遇到的家庭间的情况差异、年轻人与老人的思想差异等矛盾问题展现出来;《阿莫阿依》聚焦在彝族少女7年求学之路,通过主人公对梦想的追求,展现彝族人民生活方式与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影片深刻诠释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的理念,回应了时代主题的深刻关切。

原型意象的纪实美学

纪实拍摄手法通常是以真实事件为基础,客观记录或再现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人物或现象,力求真实反映社会生活,传递时代精神,故而通常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少数民族题材创作中的原型叙事通常选取历史事件中的故事原型,进而对其加工处理,形成客观、真实的影像。

恩和的《展旦召》记录了民间呼麦艺术家的生存日常;万玛才旦的《静静的嘛呢石》记录了一位藏族僧人的日常生活;哈斯朝鲁的《长调》记录了长调艺术家其其格回乡之旅……不论是苗月此前导演的《吾爱敦煌》《十八洞村》,还是如今的《阿莫阿依》,都秉承了一如既往的纪实风格。

尤其是在《阿莫阿依》中,苗月大胆使用素人演员,用原生态的表演方式呈现出更真实、客观的故事。影片中自然光与长镜头的多次使用表现了镜头语言“本在真、质在美、力在情”的内在表达逻辑。影像作为大众媒介,“是解剖时代的文化标本,是透视社会意识形态的文本,是记录一个时代社会文化变迁的窗口。”

正如3月14日《阿莫阿依》的成都首映式上,马边县委副书记、县长鲁子军林在讲话中表示,影片让更多人了解到究竟何为“知识改变命运”,正是国家的大力扶持与工作组的尽心竭力,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助力赋能。此类影片的情节虽用了影视化的改编技巧,但保留了原生态的纪实视觉效果,展现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剖析了民族精神内核。

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方面,“最终决定电影品质的是电影本身的力量,电影本体所达到的高度决定了影片的价值。”不能只顾强调时代性和民族性,而忽略了电影本身的质感与艺术追求。最终的创作应构建起自身的逻辑叙事体系,注重电影的本体表达,使原型意象的纪实叙事,弥补电影的本体表达,达到电影独有的艺术质感。

结语

作为集体记忆建构的有效载体,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统筹把握个体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将关注点放在民族内部文化与民族精神谱系,对传统民族文化加以解构并转译成影视语言,在大荧幕上诠释出对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思考。

《阿莫阿依》创作团队始终牢记时代主题,通过塑造彝族女孩阿莫阿依的7年求学之路,呈现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帮扶马边、情暖小凉山的扶贫历程。导演在建构原型叙事的基础上将民族性、地域性与现代性相融合,细腻、真实地展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的生活场景,呈现出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新时代风貌。

作者简介

吴卓,四川大学影视与戏剧系副教授。

吴雪玲,就读于四川大学影视与戏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