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蔡力

扶贫、扶智、扶志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阿莫阿依》,以马边彝族自治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创建桐华班、桐华学校的事迹为背景;以小见大,由彝族少女阿莫阿依的失学、复学经历切入,真实反映了马边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四川省市纪委监委的倾情帮扶下,全力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让辍学多年的贫困学生们重新入学的感人经历。

由于历史原因,马边长期以来受交通不便、家庭贫困、重男轻女落后思想等因素影响,出现了一群特殊的大龄低年级学生。2019年7月,在纪委监委下派干部的推动下,创建了桐华班;2020年,桐华班由班向校升级,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编写教材、编排教学内容,为桐华学子量身定制学习培优套餐,优化设置法治教育、就业技能、实践拓展等课程,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桐华得名于珙桐花,珙桐花花期虽晚,却终将绽放,给人无限希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贫困地区更是如此。摆脱贫困,不仅要和物质贫困告别,更要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输血”,更是“造血”的教育扶贫,才能真正改变贫困群众的素质与认知,从而真正改变当地群众的命运,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如果说发展产业、易地搬迁等方法能有效帮助贫困群众打通摆脱贫困的道路,那么,教育扶贫则更像是点亮通向美好未来的路灯,照亮无数家庭实现梦想的征途。

扶贫也是扶志。影片中的阿依,不仅是失学回到校园,更是找到了人生前进的动力和为之奋斗的理想。无论是影片中的阿莫阿依,还是影片外更多像阿莫阿依一样的普通孩子,当他们明白了读书的意义,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就预示着他们的人生会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真实而质朴的力量

电影从现实出发,借助阿莫阿依失学、复学的故事,展现了教育是如何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命运。同时,影片真实记录了彝族家庭日常生活的细节,用生活化叙事的镜头语言展现出一个生动真实、充满烟火气的少数民族家庭日常。关于教育、关于理想、关于成长的议题,润物无声般地蕴藉在影片中,真实和质朴是我们理解《阿莫阿依》艺术审美的两大关键词。

首先是清新质朴的表演呈现。

电影基本采用非职业演员出演,主要人物均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彝族同胞。表演没有职业演员的程式化,显得尤为质朴清新。同时,影片摒弃矛盾冲突剧烈的戏剧化故事结构,形成粗粝却具有现实“毛边”的艺术质感,具有记录性特征。在美学追求上,和真实再现扶贫工作历程的艺术宗旨高度吻合。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素人演员们的表演不细腻。扮演阿依的耍惹阿佳,在片中有这样的表演细节:

老师叫举手回答问题,阿依把两只手交叉放在书桌上。当她看到前面的同学回答时,镜头给了一个阿依的近景,她的眼神是放光的,也想举手回答,但由于初次来到学校,有点不敢举手。

辍学后,父亲回来给弟弟阿布买了新书包送他去上学。弟弟回家后,阿依小心翼翼地去拿弟弟的书包,弟弟把书包抢过来。她先是有些失落,当弟弟把课本给阿依后,阿依又是开心。弟弟不好好学习,阿依辅导弟弟做数学题,当弟弟回到家后说姐姐辅导他的全对时,阿依很是喜悦……

作为一个内向的彝族女孩,这几处阿依的情绪变化,没有采用特别外放的表演手段,而是在自然清新的表演中,体现出情绪变化的流畅转折。

其次是真实有力的影像语言。

镜头语言的使用常有巧思,并为情节的推进做了合理铺垫:在阿依跟妈妈说不去读书前,阿依跑回家的场景用了好几组叠化画面展现;阿依去读书时,阿依读书的画面和妹妹阿西背弟弟阿布的画面用蒙太奇手法不断交叉,喻示了阿依接下来辍学的命运。

色彩和光线的使用考究且多变化。阿依在家时,影片的色彩主要为黄色和红色,阴影明暗对比非常强烈,既让人直观感受到彝族少女命运的沉重,又符合彝族家庭日常生活环境及采光的实际情况。当阿依复学到了学校后,镜头语言开始变得明亮而清新,喻示着阿依在校园里的美好未来。

背景音乐的象征与烘托。整部影片出现了两次背景音乐,第一次是阿依第一次去上学,是直接放的背景音乐;第二次是阿依去县城培优班上课,奶奶唱的歌。音乐对情绪的表现,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奶奶的口琴声,更是贯穿着阿依上学、辍学、复学的过程。从奶奶,到妈妈,再到阿依,三代彝族女性的命运,也在此达成复调式的对比结构,从而更体现出扶贫、扶智、扶志的意义。

不足之处在于叙事节奏较慢,围绕阿依带弟弟、妹妹来讲述,半小时后才切入正题。另外,部分剧情铺垫不够,略显突兀,情节的推动与细节设计还可以更流畅。

为时而著,为事而作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对创作者而言,这意味着对时代议题的把握,对现实社会的关切。

纵观中国电影电视发展的历史,风云际会,时代造就,几代影视艺术工作者们,往往积极地响应着时代的命题,敏锐地反映着时代的进程,为时而著,为事而作。对时代与社会系列命题的影像化呈现,是时代赋予传媒具象化阐释行为的深层诉求,也是艺术工作者们不断进行中华艺术审美形象建构的深层动力。

电影艺术,正是表达时代进程的重要艺术样式之一。正如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所指出的那样:“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电影那样, 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影视文艺由于其天然的视觉特性,传播的高速扩散,在今天的诸种大众媒介中,是最有利于建构本民族文化审美形象表达的媒介类型之一。

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如何表现?怎样表达?电影《阿莫阿依》交出了优秀答卷。

一方面,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由于诸多原因,贫困一直困扰着中国。阿莫阿依以及像阿莫阿依一样的失学孩子,藉由电影的影像表达,不再是一组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求学故事,一个个不曾放弃人生梦想的人。电影《阿莫阿依》敏锐地抓住这样的“个体”,在艺术创作中,用温暖的现实主义笔触,细致描摹着“个体”的鲜活生动,并以小见大展现这个群体贫而不失其志的历程,达成艺术的典型性。

另一方面,电影艺术的内核本身,在于表达主题与艺术旨趣的完美联结, 即通过艺术体验潜移默化地将价值理念厚植于观众内心。这一潜移默化的过程,与教育行为的本质不谋而合。当观众观看电影时,银幕内外的“教育”构成美妙的互文。

主旋律题材影视创作在影视艺术生产中,先天具备导向和示范作用。更应当仁不让,承担起维护文化生态、塑造社会文化风貌和精神样态、价值格局的力量。

作者简介

黎明,复旦大学文艺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蔡力,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