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梦琳

3月27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指导,川渝文化旅游企业联盟、四川省文化旅游企业联盟主办,四川省旅投集团、成都文旅集团、大邑县人民政府、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办的“川渝文化旅游企业联盟、四川省文化旅游企业联盟2023年会”在成都大邑县安仁古镇举行。

活动上,来自全国多地文旅行业专家、文旅企业相关负责人等开展主题分享,并围绕“创新新产品新消费新场景,提升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主题举行圆桌对话,在思想碰撞中探讨了关于文旅消费的诸多观点。

新产品要契合市场趋势

如今,文旅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生力军。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前景空间,让更多人关注如何打造新文旅产品拉动新文旅消费这一话题。

近两年,实景演艺《长恨歌》持续火爆,首批国家文旅部优秀专家、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副理事长、原陕旅华清宫党委书记姚新垣介绍,如今《长恨歌》的门票收入已经超过了华清宫景区门票收入,探索出了一条“再造历史文化新价值”的发展路径。“不能躺在老祖先遗产上收门票,而是要把文化、科技、旅游、艺术结合起来,再造属于当下的新的产品和新的IP。”

四川省旅游学会副会长、四川华可都市文旅集团董事长龚宇认为,要研究新产品,本质是要研究消费和市场的变化趋势,要做新产品必须要契合市场和消费趋势。“比如现在很多人去乐山,就是冲着乐山美食去的,这就是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趋势在发生变化,所以不在乎新,而是在乎差异化的旅游体验感知。”

同样,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协会副会长、乐游旅游集团副总裁邸宝也提到,如今进入大众消费时代,文旅消费覆盖了几乎各个年龄阶层,也倒逼从业者需要根据消费市场趋势来持续做好产品的迭代升级。

新场景要符合在地特色

活动上,不少嘉宾都提到如今文旅消费进入场景化时代。能够看到,许多地方都在打造新场景,但新场景却并不一定等于新消费。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杨德进分享了此前对此进行专题调研的相关成果,在他看来,目前在新场景打造上,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新场景的同质化严重,许多是跟风者、模仿者;二是场景体验感不深,体验性不强;三是场景消费力不强,有人气但没有消费带动。为此,他建议,在打造新场景中,需要与在地的特色文化和生活方式形成更加强烈的结合,强化烟火气,在场景的文旅深度融合上进行创新突破。

成都天府旅游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磊表示则结合过往经验,分享了在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中的一些思考。他提到,在推进融合发展中,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要让在地居民感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实质性的变化,结合本地特色的新场景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生产力。

新场景不一定等于新消费,同样新技术也不一定等于新场景。

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秘书长、腾讯文旅首席专家孙晖提到,新场景的打造与数字技术紧密相关,但在文旅发展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应当突出其工具性、实用性,不一定是要多么先进、多么时髦,而是要与其它做好链接,产生1+1大于2的效应。

活动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