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邓也

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保障好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完善短期药品保供稳价机制……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保”字出现了122次,成为仅次于“发展”一词排名第二的高频字词。可以说,发展是目标,“保”字是手段。要实现发展,可真离不开这个“保”字,这是我们的底线。

这个“保”,不是因循守旧的保守,也不是降低标准的松懈,而是坚持以不变应万变的自我保存。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常态化疫情防控一刻不能放松,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把该保的保实,该稳的稳住,做到常备不懈、防患未然,才能始终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无论外部环境如果变化,只要保下了各种基本盘,就没有伤到筋骨,就有反败为胜、东山再起的底气和实力。

这个“保”,不是束手无策的改变,也不是前期欠账的弥补,而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让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意味着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未来,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我们既要保基本的就业,也要保日常的衣食住行;既要保合法的权利权益,也要保促进未来发展的希望。

一个“保”字,充分体现了我国发展的底线思维,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让我们继续发扬“保”字诀,保存锐意进取的精神,保持奋发有为的状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