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马上要来家里做客了,屋子乱糟糟,厨房空荡荡,怎么办在线等。如果是川观君,大概已经捉急疯了,上蹿下跳地收拾+抓起手机订餐……

咱们的“诗圣”杜甫遇上这事儿呢?不着急,先嘚瑟嘚瑟自家院子,再做点粗茶淡饭,点不起外卖也没关系,翻翻家里的老窖,邀请隔壁老王也一起喝两口呗。

当年的“蓉漂”杜甫所修的草堂究竟有多美?在成都请客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一向稳重的老杜为什么来了成都能这么放松?答案都在这首《客至》中。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杜甫草堂博物馆供图

川报观察记者 肖姗姗/文 肖雨杨/图

“春水、群鸥、花径……这些都是眼前的寻常事物,用的也是写实的手法,但杜甫这首诗勾勒出来的,却是一幅极美的画卷。”一首《客至》,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最喜欢的杜诗之一。他觉得,杜甫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欣喜,按捺不住从字里行间都漫出来了,令人读着都满心欢喜。“所以,从古至今,对这首诗的评价都是很高的。杜甫之后,很少有人有这样的功力。”

在杜甫的眼中,随处都有诗意,生活就是诗歌。“说什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实,诗也在眼前,不在远方。”阿来笑道。


杜甫草堂博物馆供图

1 | 诗圣造的草堂 远比现在漂亮

唐朝,公元759年腊月间。杜甫越秦岭入川。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他,最大的心愿便是构筑一个能使一家人躲避风雨的安身之所。而在此之前,杜甫也有“致君尧舜上,但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

然而随着他被贬为华州参军,并最终弃官而去,这个理想也不断被简化,直到变成一座再具体不过的草堂。

他抵达成都的时候,是冬天。第二年春天开始建草堂,这个过程,他好几首诗中都有描写。很快,草堂就盖好了。”

那么,诗圣所建的草堂什么样子呢?一个字,美。

“‘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子前后都环绕着浣花溪水,春意盎然。‘但见群鸥日日来’,每天水面上有很多鸥鸟。可以想象当时成都的生态环境有多好,现在想看,非常难了。”

阿来强调,杜甫在写这首诗时,远离了战火,还有了栖身之所,所以他是非常欢欣的,看任何事物都美好起来了。连自谦的话中,都洋溢着对自家草堂的满意劲儿。

“说‘花径不曾缘客扫’,表面上是不好意思啊,有客来了,我都没打扫到家门前的这条路。实际上,‘花径’,可以想象这条路上的落英缤纷,鸟语花香。”

杜甫草堂博物馆供图

在此,阿来以诗解诗,他借用了杜甫的《堂成》来诠释:“第一句‘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从江边到草堂的这条路,他都走得非常熟悉了。而他来来回回地走,就是因为这条路是他精心设计过的,走着很舒心。他还曾经向城里经营花圃的老板讨要过很多花,种下去。他如此细心打造这条路,又怎会没有打扫呢?那都是客气话。”

春水、群鸥、花径……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杜甫的这个栖身之所,还真不像一个逃难之人的歇脚处。阿来笑言,杜甫真的是一个懂得如何把生活过成诗歌的人,“他栽树都是有讲究的,为什么栽桤木?因为桤木易成林,挡住阳光,风动叶片,仿佛在吟咏诗章。还有,一位叫韦偃的画家来拜访杜甫时,在其东壁上画了一幅奔马图来装点整个房间。所以,杜甫当时生活的草堂,真的比我们今天看到的还要漂亮,环境还要好。”

2 | 老铁来了,点不起外卖也没关系

前四句,描绘了迎接客人的美丽景象。后四句,客来了。

短短一首《客至》,不仅能看出杜甫是一个热爱生活、把居所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男子,还能感受到他为人处世的本事。

一个穷困潦倒的人,来到成都,有人出资修筑草堂,有人送桃树苗、松树苗、甚至连家里的碗都是找人要来的,杜甫自己曾写:“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可见,杜甫交的那都是真朋友。

杜甫对朋友又如何呢?阿来指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这两句说,“他竭尽所能来招待朋友。他说因为这里是乡下,离市场很远,所以菜不多,言下之意请朋友不要嫌弃。”

说起这个盘飧市,阿来笑言:“如果杜甫有钱,那可以叫一大桌子菜送来。”原来,在唐代就可以享受“外卖”了,请客吃饭的话,酒楼是可以派人送上府邸的。

所以,哪里是市场远,还是因为老杜穷……

不过杜甫又说了,“虽然我穷,可坛子里还是有酒的……”阿来直言:“这两句,特别像那种实在而亲切的家常话,一边抱歉地说菜不好啊,酒也不是清酒,然后一边劝饮,夹菜,很有画面感。把那种欢迎友人前来,但唯恐招待不周的情感描写得很到位,刻画出杜甫的重情重义。”

其实客居成都的杜甫,与邻居的关系也非常友好。

“最后两句写的是和邻居之间的互动。和朋友喝了一阵,喝高兴了,愿意招呼隔壁的老人一起来喝酒,‘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大家一起,干了。”阿来告诉记者,与邻居和睦相处,邻居关照杜甫这些事儿,还有诗为证。“他在《酬高使君相赠》里就写过,‘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米是老朋友给的,蔬菜是隔壁邻舍送来的。”

3 | 不想当建筑师的诗人不是好画家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说,在成都期间,杜甫形成了一种新的律诗风格。“在此类诗中,经常出现快乐自得的形象,老狂士在小农舍中过着朴素的生活,周围是优美的自然风景。”宇文所安正是把这首《客至》当成这类诗的典型,“轻快的笔调加上完美的形式,使这首诗备受赞赏,几乎没有一位重要的诗人没有模拟过它的首联。”

而阿来认为,不仅仅是首联,杜甫这种写实能力,几乎无人能及,“很多人写美,会夸张出一些场景,但杜甫写的就是身边的寻常景象。他的诗,就像他的日记,生活情境都详实地记录下来,后人评价杜甫诗是‘诗史’,其实他首先写的是个人经历,再映照着时代,因此构成更宏阔意义上的诗史。”

成都,给了杜甫一个安身之所,他当时一定心存感激。成都也是应该感谢杜甫的。

“成都,这座建城史长达两千多年古城,真正代表城市古老历史的物理遗迹基本都无迹可寻。成都以一座文化名城的存在,主要凭借的就是文字的记录了。书写成都,最优美,数量也最多的,就是杜甫了。在成都三年多时间,留下了那么多关于成都的诗篇。清澈的江水、丰富的植物、温润的气候、众多的古迹、时人的身影与生活场景、城市的气象,无一不在他笔下清晰呈现。没有杜诗,我们几乎无法描摹成都,没有杜甫,我们也几乎无法歌颂成都。”

杜甫,为成都画像,为成都写下优美的诗章,为成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个优美的背影。

杜甫草堂博物馆供图

成都,这座温润友善的城市,不仅让杜甫在战乱中安顿了下来,还让他有了一段安逸的生活。

“这首《客至》,不仅描绘了杜甫的逍遥自在,更反映出成都在唐代时的经济繁荣、文化鼎盛。”7月17日,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跟记者聊起杜诗背后的故事。

1 | 一贫如洗的“诗圣”为何能在成都乐活

这首诗是描写成都邻里和谐最典型的一首。其中蕴含的,就是天府文化一个最大的特点——林盘文化。”谭继和解释道,所谓“林盘”,就是八个字“竹林茅舍,小桥流水”。他说,“在杜甫居住的地方,舍南舍北,茅屋的房前屋后,都是被浣花溪围绕的。天天与自然为伴,从家往外看,都是各种各样的水鸟在飞翔。”谭继和直言,在当时,这就是成都人普遍的生活形态,“成都人居的特点就是这样,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所以,成都人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不慌不忙、闲散安逸的生活态度,跟自然环境、人居环境是很有关系的。安逸,那是有史可依的。

谭继和以“仙乡人居”赞其美好。李白写‘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九天是神仙的住所,家家户户都跟图画一样。这正是对成都‘仙乡人居’最好的描绘。”谭继和说,杜甫很欣赏李白,所以《客至》这首诗是在李白的“仙乡人居”的基础上,将其落实在生活中。

初七人日游草堂 杜甫草堂博物馆供图

颠沛流离来到成都的杜甫,身在仙乡,却并非神仙,该如何活下去呢?成都的美好,就在于此,它不仅有仙乡的美景,更有美好的文化。

谭继和直言,《客至》中所传递出来的,就是天府的和谐文化、天府的友善文化。“杜甫在成都写的诗很多,提到了很多帮助他的人,他向人要地、要钱、瓷碗、要树苗……差什么东西,都能要到。在这首诗中,他隔着竹篱笆,邀请邻居家的老人来对饮喝酒,还大方说自己的酒喝完了,让老人带酒过来。如果不是平时邻居友善相待,杜甫一个外来人,能这么随意吗?”

谭继和说,如此简短的诗句,却刻画出了成都最本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仙乡人居’,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彰显了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亲仁睦里。”谭继和认为,“今天的乡村振兴,应该从杜诗里面去寻找这些情景、这些灵魂。”

2 | 在唐代,“太古里”就开卖奢侈品啦

《客至》中有一句:盘飧市远无兼味。谭继和笑言:“这可不是现在那家店。”在刘开扬(《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一书注释者)的注释中,这里的“市”指南市津头。

谭继和觉得,除了南市,还应该是指成都所有的市场,“在唐代,成都设有商市,包括东市、南市、北市、西市,它们离杜甫居住的地方,都很远,哪怕离浣花溪最近的南市,也有十里,很少能走去,所以他才说‘盘飱市远’。”

而唐代的市场,还真是繁荣有序,“所有的市场,都是特定划出的地方,早上开,晚上关,而且都是‘房市制’,不是‘街市制’。只能到封闭的房子里面去做生意,街上严禁摆摊。”

图据航拍四川

唐代的成都市场,促进了成都经济的发展,对天府文化的转型起了重要的作用。

谭继和特别提到了当时位于大慈寺的东市,“东市是成都最晚兴起的市场,唐代的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西边,但是东边就比较荒凉,林深木多,连大慈寺都是修在树林中的。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大慈寺这边出现了夜市,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东市。

谭继和介绍,成都的经济重心由西边向东边转移,就是以东市的兴起作为标志。值得一提的是,东市所处的位置,也就是现在的太古里一带。现在的太古里,奢侈品品牌集中,唐代时,这里也有奢侈品,“那时这边专门修了一条解玉溪,从大慈寺直到合江亭。溪水用来打磨各种珍贵的玉器,那些东西,也就是达官贵人家能消费。”

谭继和感叹,成都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至今还能寻到唐代的痕迹。“东门昔日有活跃的码头,它是接受新经济、新文化最快的地方,而西门,保留着最悠久的历史文化。

现在,成都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确,西边就应该控制发展规模,留存它的厚重历史。这样,成都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既有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又有流淌的历史文脉精髓。”

图据航拍四川


杜甫为成都留下了一座草堂。如今,位于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博物馆,也表示了成都对杜甫的珍重。7月30日,记者前往此处,寻访诗圣笔下的诗情画意和成都情怀。

如今的草堂,是深幽的。据杜甫草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的草堂占地近300亩,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一庭小院。从南大门进入,就踏上了那条“不曾缘客扫”的“花径”,找到杜甫当年归家的路。沿西行,不足六十米,见一小径入口,正对着的,是用青花碎瓷镶嵌出的“草堂”影壁,作为草堂的标志之一,无数游人曾在这里留影纪念,其中包括毛泽东主席。

前行五六米,一飞檐走壁的隔门映入眼帘,门廊正中有匾额上题:花径。据悉,这是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的字。在门楹两旁,还有郭沫若撰写的对联:花学红舞绸,径开锦里春。“花径”二字嵌于联首,没错,这里就是花径了。

如今的花径,自是比诗人当年走过的小径平顺宽敞,高高的红墙两旁,有翠竹苍苍,细枝柔条垂成一道天然的庇荫穹廊,有阳光洒下,竹影婆娑,映入红墙。花径无花,却清雅胜似当年。走过,记者不禁想起杜甫那首五言律诗《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穿过幽静的花径,右转一座小桥。那尽头,便是草堂了。虽然此草堂已不是杜甫修建的那座草堂,但根据杜诗提供的信息以及相关史料,这里复原了他的茅屋故居,并于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来到茅屋前,竟有了穿越时空的感觉。“舍南舍北皆春水”,这里真的是碧水环绕,竹篱柴扉。杜甫曾经种植过的松树,桃树、绵竹、桤木,楠木……全部在茅屋前后繁茂入云,虽无群鸥,但闻鸟鸣。推开咿呀作响的“蓬门”,菜圃青青、药栏郁郁,仿佛能看见杜甫在此劳作的身影。杜甫草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直言:“杜诗素有‘图经’之称,杜甫在成都的240余首诗作是重建茅屋故居最直接、最形象的蓝本。”

事实上,草堂也曾荒芜过,那是在杜甫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之后,他离开四川,顺长江而下。直到唐末,诗人韦庄来到成都,沿浣花溪寻访到“柱砥犹存”的茅屋原址,“思其人而成其处”,命人在旧居遗址上重修。杜甫草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韦庄的修建功不可没,使这块文学圣地得以被确认。之后经过宋元明清历代修葺,至今仍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两次最大规模的建筑格局。

那些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碑亭、草堂影壁、大雅堂……这些标志性建筑,无一不在诉说对这位“穷年忧黎元”的诗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