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2日,记者走进攀枝花市仁和区芒果现代农业园区,刚结束一年芒果销售不久的果农们终于可以“芒”里偷闲,惬意地享受阳光。

“以前这一带,几乎全是寸草不生的荒坡。”顺着仁和区农业农村局郑战江手指的方向望去,已然换了天地,不见荒坡,满目都是绿意盎然的芒果园。

仁和区芒果现代农业园区。  本报记者 杜铠兵 摄

看园区 处处长满“摇钱树”

仁和区属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性气候,年日照2700小时,昼夜温差大,无霜期达300天以上,被称为“天然温室”,是四川省唯一的热带作物产区,芒果产业在这里扎根已超过30年。

然而多年来,灌溉水源的缺乏、管理技术的落后、基础设施的局限一直是压在仁和区果农心上的“石头”。“近年来,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绿色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芒果产业发展又迎来新的契机。”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王膺尧表示,仁和区目前已有9个集中成片的优质晚熟芒果基地,芒果产业主导优势日趋明显。走进大龙潭乡混撒拉村的园区内,芒果树沿着山势依次排开,田间遍布摄像头、土壤监测系统,树上挂满了黄板、诱捕器等物理防虫装置,地下铺设了水肥一体的滴灌系统……良好的基础设计,为优质的芒果产业护航。

有了优质的芒果,如何提升产品附加值?带着疑问,记者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攀西特色果蔬加工项目。“正在建设的是一个60吨的冻库、1万吨的保鲜库,可以将芒果的上市期延长40天。”据项目负责人余耀民介绍,该项目涵盖果蔬分选、仓储、物流、电商、精深加工等多种功能,预计明年春季便能投入使用,将为当地水果的商品化处理和附加值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看农户 家家常备三辆车

“在我们这儿,一般的家庭都有三辆车:摩托车、货车、小轿车。摩托车方便下地干活,货车用来运输芒果,小轿车就是享受生活!”大龙潭乡裕民村的高兴富自豪地说道。

高兴富家种植了芒果近100亩,今年已投产的芒果就达到25万斤,为他带来了近50万元的收入,除此以外,他还在果园旁边建起养殖场,养殖生猪1300多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高兴富的模式正是园区绿色化生产的一个缩影,通过以生猪粪污“微生物异位发酵”技术为支撑,配套高标准水肥一体化设施,生产的有机肥和沼液全部用于园区芒果、蔬菜种养循环区,建立了“猪—沼—果”的种养循环生态链。目前园区建有种养循环生猪养殖场4个、铺设输粪管道16.8公里,每年提供生猪1.6万头、优质有机肥2万吨,土壤肥力和农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芒果种植相对简易,但技术和管理仍是高产高质的重要保障。”王膺尧介绍说,以芒果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仁和区积极与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热带科学院合作,形成长期固定的科研签约合作,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指导;同时,通过党员带头示范,用现代农业管理手段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园区建设。“有了这么好的生产条件,又有专家们的指导,家家都铆足了劲,比一比谁的芒果种得更好!”高兴富说。

策划:邓嗣华 周 艺

统筹:周金泉 刘 佳

采写:周颖昳 刘 佳 杜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