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赵张冬

4月10日,零跑汽车发布公告称,将对含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中的智驾软件全面免费。今年以来,比亚迪、五菱等品牌纷纷把智驾的门槛拉低到10万元以内,让更多普通消费者能够接触到智驾。多家车企在智驾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布局,推动智驾成为汽车的“标配”,掀起“全民智驾”风潮,也让“智驾平权”成为行业热词。

然而,近期小米SU7安徽铜陵高速事故导致3名女大学生身亡的悲剧却给“全民智驾”风潮敲响警钟。一面是消费者享受智能驾驶技术带来的便利,一面是过度依赖智驾引发的安全事故,如何兼顾“智驾平权”与安全?

“智驾平权”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必须要明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驾驶员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智驾技术是为了辅助驾驶员,而不是取代驾驶员。即使智驾技术不断发展完善,但仍存在诸多不可预见的突发状况。这时候,驾驶员的警觉性、驾驶技能以及应急反应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无论是车企还是监管部门,都应该加强对智驾功能的监管和宣传引导,确保消费者在享受智驾便利的同时,避免过度依赖智驾。

车企在推广过程中,更应该明确告知消费者智驾功能的局限性,加强安全提示,不能让消费者错误地认为智驾系统可以完全替代人工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