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叙永县将国家安全宣传与传统非遗技艺、特色农产品相结合,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国家安全知识走进日常生活。
非遗工坊里的“国安课堂”
在枧槽苗族乡非遗蜡染工坊,数件国家安全主题的蜡染作品吸引村民驻足。市级传承人陶福秀介绍,她和丈夫耗时多月设计出“文化安全”“粮食安全”等主题纹样,将国家安全知识融入传统图案。“既要保留蜡染工艺特色,又要准确传达国安知识,我们修改了20多次。”
村民杨强表示:“这样的宣传不枯燥,还能了解苗族文化。”
“扎染和蜡染是我们当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艺术,深受大家喜爱,把两者结合起来,让大家在欣赏和参与蜡染制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国家安全知识的熏陶。”乡长项军表示,未来会继续开展类似活动,不断完善和创新,让群众在制作过程中学习知识,把国家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食品包装上的“微型科普”
水尾镇百年老字号、市级非遗“水尾酥饼”今年推出特别包装,外盒印有“4·15国家安全教育”等标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想通过包装把国家安全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据第四代传承人范德生介绍,首批“国安主题酥饼”已投放市场,“消费者买一盒酥饼,就能通过扫描包装二维码关注了解国家安全知识”。
在两河镇,“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等内容印在了市级非遗两河桃片包装封口处,既不破坏传统设计,又实现精准宣传。传承人邓永强表示,自己一直希望能在传承和弘扬传统美食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包装来宣传国家安全知识,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既能准确宣传国家安全知识,还能宣传我们两河萧家桃片,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事情。”
消费者赵凤说:“我觉得挺意外的,从来没有见到过食品包装上有这种宣传内容,仔细一看觉得这种方式很有趣,也让我对国家安全知识有了更多的关注。”
山林间的“立体宣传”
在画稿溪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在开展日常巡林时,同步向居民发放森林防灭火、国家安全教育手册。保护区利用无人机巡林间隙,通过挂载喇叭循环播放生态安全、森林防火知识。“巡林车变成流动宣传站,无人机既是‘侦察兵’又是‘宣讲员’。”
政企联动探索长效宣传
水尾镇党建办副主任王麒杰透露,该镇正计划与辖区内国家级专合社对接,利用林下菌、竹笋等农产品推广国家安全知识。“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够学习水尾酥饼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宣传方式,在政府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利用各自的渠道和平台,把最新的国家安全动态、身边潜在的危险等宣传给大家,助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两河镇副镇长李梦影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与国家安全宣传联系,确保宣传内容准确规范,“既要创新形式,更要严守法律和政策边界。以往我们的宣传方式主要是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发放资料等,将宣传融入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包装上,能够让国家安全知识更广泛、更持久地传播,扩大了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也可以结合线上渠道进一步加强宣传效果,让更多人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