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张红霞
4月9日,成都市新都区作协收到了中华诗词学会创作委员会主任刘道平从北京发来的寄语。3月下旬,他与国内十余名诗词名家齐聚新都,进行为期三天的采风,共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刘道平在寄语中说,新都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在铭园,抗战精神与诗词艺术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在桂湖,杨升庵的家国情怀穿越时空依然动人。要做好这些宝贵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守住文化根脉,赋予其时代活力。
这场采风活动,由新都区作协发起组织,《中华辞赋》杂志社总编辑石厉、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四川省诗词协会会长孙和平等省内外诗词名家来到新都,前往四川成都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都四中铭园、升庵桂湖、宝光寺、清流镇艾芜故居、斑竹园街道三河村等地采风,近距离深度感受新都的古今之美。
《中华辞赋》杂志社总编辑石厉也在寄语中讲到,新都是一座既古老又新鲜的城市,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凭借智能制造和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充满现代活力,就像一本翻开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故事,却又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则说:“新繁东湖公园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作为我国仅存的两处唐代古典人文园林之一,新繁东湖公园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希望新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继续做好文化传承工作,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四川省诗词协会会长孙和平希望新都能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将诗词创作与农耕文化结合,开发“田园诗词”研学路线,让学子们在田野间感受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