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杜杰 文/图
“程婆婆,回来了哇?”4月8日上午,73岁的老人程天富买完菜回到家不久,泸州市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关口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许灵灵便来串门了。
拉着许灵灵坐下,程婆婆左手腕上一个黑色电子手环从袖口露了出来。“程婆婆,晓得怎么给我打电话不?”“晓得!”老人一边笑着回答,一边长按手环上的椭圆形按键,几秒钟后,许灵灵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来电人正是程婆婆。
许灵灵上门查看程天富老人手环。
许灵灵又点开自己手机上的“贴身管家”APP,点进“程天富”页面,老人的体温、血压、心率、步数、位置等信息显示在手机屏幕上。
“这个手环好,遇到困难能及时被找到!”程婆婆是一名失独老人,自己又患有胃癌,以前不敢单独出门,戴上手环后,她现在已经可以一个人去逛菜市场了。
“贴身管家”APP和智能手环。
“辖区里佩戴智能手环的老人超过50名,数量还在增加。”莲花池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曾莉介绍,智能手环具有定位精准、一键呼救、生命体征监测等多种功能,定位准、求助快,还能起到预防作用,老人佩戴在手腕上,就相当于有了“贴身管家”。
程天富老人的健康信息。
小小手环何以实现多种复杂功能?
在莲花池街道综治中心,莲花池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几奎让工作人员登录进智慧管理平台,大屏幕上,每个编了号的手环分别对应着一位有完整建档信息的老人,戴上手环的老人以绿色圆点图标显示在地图上,设备信息、健康数据、查询轨迹等数据都能实时查看。
“老人按下一键呼救,智慧管理平台就会闪烁报警,同时综治中心的报警电话也会随之响起。”黄几奎介绍,以“平台+手环+APP”的方式,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收到求助信息,并通过建档和定位信息,快速精准到达老人呼救地点,为助老护老抢出宝贵时间。
一次有惊无险的事例证明了抢时间的宝贵性:“去年有一天半夜,我突然被手机吵醒,社区廉租房六期的一位独居老人突发心梗,好在老人按下了一键呼救,拨通了我的电话。”许灵灵回忆,通过第一时间联系邻居和开锁匠进屋,并叫来了救护车,老人这才抢救过来。
“智慧护老这项工作是外出学习借鉴而来。”黄几奎介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合作,于2024年初建平台、买手环,免费发放给辖区内的独居、困境、高龄等老人,并逐步扩大到残疾、特困、低保等特殊老人群体,同时发动党员、离退休干部、邻居,成立“好邻居帮帮团”志愿者服务队,共同加入到护老队伍中来。
截至目前,莲花池街道已免费发放了55个智能手环,这意味着,55位老人有了“贴身管家”。
“莲花池街道在全区首创的智慧护老模式,联动家庭、社区、邻里多方守护老人平安,值得推广。”龙马潭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龙马潭区正积极探索,将科技融入到居家养老服务当中,着力打造智慧养老护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及养老需求。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