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川观新闻记者 张庭铭 蒋京洲
小铭切瓜,律师说法。大家好,小铭我又来了。清明节刚刚过完,我们今天要聊的事情与祭扫有关。随着网络祭扫方式兴起,审核机制缺失等问题逐渐涌现,引发社会关注。
此前,还出现过“人还活着,却被网络祭奠4.3万多次”的话题。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曾审理过这样一起案件:某平台未审核逝者信息真实性,导致一名在世女孩小璐(化名)被创建祭奠纪念馆,其照片、个人信息被公开传播长达六年,累计访问量超4.3万次。小璐表示,网页中记载的个人信息均与本人信息一致,且所有照片都是她发布在个人社交平台的生活照。她认为网络祭祀平台侵害其肖像权、名誉权,要求平台承担侵权责任。该网络平台也确认这些情况属实。法院最终判决平台侵权,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网络祭奠作为传统祭扫的延伸,本应成为寄托哀思的载体,现在却带来了权益侵害。那如果出现类似的活人在网上被祭奠,各方将承担怎样的责任?为此,小铭邀请到了上海汉盛(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邓棋文来告诉你背后的法律知识。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