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今天20时49分
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
清明
清明
既蕴生生不息之机
亦藏念念不忘之情
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
缅怀先人,致敬英烈
流淌着我们对过去的思念
也承载着对未来的期待
就现在
跟着小编一起云端献花
↓↓↓
点击图片进入H5界面
桃花初绽,杨柳泛青
万物生长,清净明洁
一派气清景明的春日气象
“清明”由此得名
清明最初只作为
时令与物候变化的标志节点
被人们所认知
清明从节气发展成为节日
寒食节在其中
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传,晋文公重耳即位前曾在外逃亡,介子推护驾有功。重耳即位后欲封赏,介子推因不满朝堂风气便隐居深山。晋文公焚山相逼,介子推毅然赴死并留言道:“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感其忠烈,设寒食节禁火纪念。
次年,晋文公在介子推自尽的柳树下祭祀,封此柳为清明柳,是为清明节。后来两节因日期相近渐融合。此事促使晋文公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介子推忠君赴义、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气节流芳百世,感人至深。
今日清明,要做这些事!
清明祭扫
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的
核心仪式
清理墓地、敬献鲜花
寄托对先人的思念
2025年4月1日,志愿军烈士戴抚民的妹妹戴英秀从江西抚州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找哥哥,当记者给她送上2023年9月19日《沈阳日报》“战地家书”栏目关于戴抚民的一篇报道时,她看着报纸上哥哥的照片大哭不止,一遍遍喊着哥哥。
不仅如此,沈阳各界人士在清明节期间也会前往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追思他们的英勇事迹。这不仅是对英雄的敬仰与纪念,更是对后人的教育与激励。
清明踏青、放风筝
是自古延续的春日乐事
很多地方
还保留“断线放灾”的习俗
将烦恼随风筝放飞天际
资料图片 沈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魁/摄影
清明尝“春”
“捣青草为汁
和粉作团,色如碧玉”
袁枚《随园食单》中的青团
是江南清明的舌尖记忆
古人寒食禁火
以冷食青团祭祖
如今这一口“春绿”
已成为火爆大江南北的
时令风物
清明时节
恰逢人间芳菲
漫步青山,遥寄思念
念过往,敬远方,岁月长
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浩/摄影
愿你
不忘来时路,不负今朝景
且惜春光!
来源:沈阳发布客户端、新华网
编辑:郭金凤
校对:兰鸿翔
责编:张红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