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梓溶
4月3日,记者从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该中心通过“交易方式革新+科技护航+物理隔离”的评标机制,推行“四个零接触”,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评标专家全方位独立评标,一季度保障437个项目招投标、804亿元资金安全运行,节约资金5.59亿元。
“工位式分散评标是交易方式的革新,让专家与专家之间‘零接触’。”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采用评标室随机分配,专家全程“不见面”,切断非正常交流渠道,实现专家与专家之间“零接触”。近日成功实施首个省本级工位式分散评标项目,证明以“分散工位”打破“熟人分”潜规则切实可行。
“除专家与专家之间‘零接触’以外,还实现了专家与投标人、专家与招标人、专家与工作人员的‘零接触’。”该负责人表示,其中包括:工程建设项目实行评标专家线上随机抽取,系统通过算法自动匹配专家并发送加密指令,全程屏蔽专家身份信息,投标人无法提前获取专家名单,从源头杜绝“围猎”的可能。
数据显示,一季度系统累计抽取专家2000余人次,未发现专家信息泄露情况;评标现场设置专家专用等候区与招标人独立通道,通过物理隔离实现人员分流,评标启动后立即启动封闭管理,无关人员禁止进入评标区,一季度437个项目招投标执行该机制期间,未出现异常干预情况;实行专家进场“自助式”智能核验,专家通过“身份证+人脸识别”自主完成身份核验,系统自动分配评标室编号,全程无需工作人员参与。特殊情况需人工协助时,工作人员全程音视频记录并存档备查,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干扰风险。
“改革核心是要最大限度排除人为干扰,让专家回归专业评审。”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推行“交易方式革新+科技护航+物理隔离”组合拳,使评标环节人为干预可能性降至最低,437个项目实施期间暂未发现信息泄露或人为干预事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