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充县以万亩花海为画卷,以农文旅融合为画笔,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壮美蓝图。这个传统农业县通过发展“赏花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繁花盈野/好生态孕育好风景

在川东北生态腹地,西充县如同一颗镶嵌于巴蜀大地的明珠。这片1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通过打造百福寺森林公园、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城北湿地公园等构筑起天然生态屏障。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45%,年均优质空气天数330天,是川东北地区的“天然氧吧”,为绿植花卉生长铺就了绝佳温床。

作为“中国西部有机农业强县”,西充将花卉产业作为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载体,大力培育特色花卉产业。目前,该县花卉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建成万亩香桃产业带、千亩玫瑰基地等规模化花卉园区,培育出有机玫瑰、仙林牡丹等特色花卉品种,成为了川东北地区花卉资源最为富集的县域之一。

春风拂过川东北大地,“生态田园·有机西充”百花吐艳。张澜故里景区成片梅林暗香浮动,双凤镇跳蹬河村和古楼镇万亩桃花给大地涂抹上粉妆,莲池镇天兴桥村和义青观优质(有机)现代粮油园区内连片油菜花宛如金色油画,仙林镇黄楝坪村500万余株牡丹花傲然挺立,高院镇大欠沟村仙福山庄玉兰花、樱花绽放……这片土地处处生机盎然,自然美景与农家小院、田野生活气息相互交融,百花娇艳绽放,勾勒出如诗如画的乡村景致。

花节盛会/八方游客赴花约

一到春天,西充便热闹非凡。随着南充市“文旅繁星·志愿同行”惠民演出暨西充县一乡一季“梅花季”启动仪式在张澜故里景区盛大举行,正式拉开新一轮“赏花游”热潮的序幕,西充便进入“赏花节庆时间”。

古楼镇充国香桃源景区(资料图)。李同周摄

3月22日,西充县第十三届桃花季在古楼镇桃文化博览园开幕,将春日的浪漫氛围推向高潮。走进古楼镇桃园,万亩桃花竞相绽放,宛如一片粉白相间的海洋。桃林顺着山势起伏,花瓣在春风中轻轻摇曳。金黄的油菜花海与翠绿的田野相互交织,与娇艳的桃花相映成趣,共同构成“桃红李白菜花黄”的绝美田园风光。

赏花的游客纷至沓来,交警与志愿者们坚守岗位,维持现场秩序,为游客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这次桃花季真是来对了!这里有20多种桃花,还能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希望明年能多设置一些打卡点。”来自外地的王女士兴奋地说,在这里,既能观赏到桃花,又能亲身体验桃花香囊DIY、古风写真拍摄、桃花蜜现场熬制等特色项目,让人在赏花之余,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乡村的独特魅力。

西充县桃花季已然成为川东北乃至全省知名的节会品牌,今年已成功举办至第十三届。活动期间,举办“到西充看春天·来古楼赏桃花”桃花市集活动、“百花齐放·春在西充”百姓大舞台、“桃红釜沸·春宴千年”西充铜火锅、“桃花开fun”2025年音乐季等特色活动12场。同时,景区精心设置近10个爱心志愿服务驿站和16个停车场,并安排上百名志愿者提供服务,50多家农家乐也备足特色菜品……这套全方位的节庆服务体系保障游客的游玩体验。据统计,截至3月底,景区吸引游客130.1万人次,带动文旅综合收入达9.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36%、20.12%。

在西充,“花”的节庆远不止于此。在莲池镇天兴桥村,油菜花节变身艺术嘉年华:游客穿梭于3D墙体彩绘长廊,在花田咖啡厅品味手冲拿铁,夜幕降临时参加星空音乐会。在高院镇大欠沟村第三届月季花季准备现场,数百亩多彩月季竞相绽放、相连成片,粉的似霞,红的似火,绵密的花带好似一条缤纷的花毯,游客们徜徉其间打卡留影。在仙林镇黄楝坪村牡丹园,成片的牡丹已经竞相绽放,2025西充“一乡一季”暨仙林镇第八届牡丹花季活动即将精彩上演……

数据显示,2024年该县举办各类花事活动23场,全年旅游接待人数851.24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入124.86亿元。今年一季度,接待游客284.85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入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4%、17.74%。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西充对“赏花经济”的深度探索:自3月起,西充各乡镇纷纷以花为“媒”,相继举办赏花活动,吸引八方游客,徜徉花海,与明媚相拥,与鲜花邂逅,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赏花游”热潮,成功实现“风景”向“钱景”、“颜值”向“产值”的华丽转变。

花繁业兴/乡村振兴谱新篇

赏花经济不能仅仅局限于“靠花吃花”,西充给出的破题之策是以农为本、以文铸魂、以旅兴业,突破“花期经济”的瓶颈,让“美丽资源”充分转化为“美丽经济”。

日前,笔者踏访莲池镇天兴桥村,只见民居墙体上的彩绘画栩栩如生,油菜花田中的咖啡屋别具风情,傍水而建的星空露营地充满浪漫气息,由民居改造而成的草木染作坊更是散发着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独特魅力。

“周末带着家人来这儿玩,一下子就被眼前五颜六色的油菜花海吸引住了,不仅体验了蓝染工艺,还品尝了西充铜火锅,这里实在太让人留恋,下次一定还要再来。”游客吴先生感慨道。

据了解,天兴桥村充分挖掘并利用乡村资源,精心打造以研学农场、农事体验、民宿接待、乡村节日为主题的农旅产业园区。“如今,游客的体验不再局限于‘走马观花’,我们开发了涵盖露营、户外烧烤、围炉煮茶、西式下午茶等丰富多样的项目。”园区负责人张光旭介绍,通过植入40余个体验项目,巧妙打破花期限制,有效延长旅游产业链,吸引游客深度体验乡村独特风情。

更可贵的是天兴桥村借助短视频和直播等新媒体平台的强大传播力,成功吸引全网超1400万粉丝关注,带动3000余人次就业,实现从“线上流量”到“线下留量”的高效转化。如今,该村已然成为西充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天兴桥村与黄楝坪村只是该县坚持以农为本、以文铸魂、以旅兴业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西充以建设“生态田园·有机西充”为目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深入推进农旅、文旅融合,逐步构建农业打底、文化引领、旅游带动、多业融合的良好发展格局。先后建成张澜故里国家AAAA级景区、桃博园国家AAA级景区、中国有机生态循环第一村国家AAA级景区等特色景区,成功创建“一乡一节”本土文旅品牌,并开发出康养旅居、有机科普、红色研学等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

从“一朵花”到“一片海”,从“单季热”到“全季火”,从“赏花游”迈向“全域游”,西充用实践证明:当生态优势遇见创新思维,当传统农业邂逅现代文旅,乡村振兴就能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这片被花香浸润的土地,正以花为笔,饱蘸激情,书写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故事。在这里,每一片花瓣都承载着致富希望,每一次花开都在续写振兴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