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浩
体育课发展至今,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再创新?4月1日至2日,"健康第一·以体树人"全国体育课程教学创新研讨会在四川天府第七中学(简称天府七中)举行,这场全国性的体育教育研讨会吸引了各省份600余位教育工作者参加。
研讨会通过专家报告、经验分享、课例展示、圆桌论坛等形式,组织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体育课程教学的创新路径,不少观点理念和探索经验在论坛上得到分享。
天府七中的特色大课间。
四川有怎样的探索?天府新区教育综合改革首席专家、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万玉霞介绍了天府新区在共享体育方面的创新举措与实践成果。“我们整合区域内的体育资源,打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实现体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万玉霞说,因为“共享”,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为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与活动,“这是我们在区域内体育教育均衡发展与创新发展方面的探索,目前效果很不错。”
天府七中的特色大课间。
四川天府第七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陈刚给出了自己的关键词:无边界。陈刚介绍,学校将体育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通过户外拓展课程、体育与艺术融合课程等,拓展了体育教育的空间与形式,让学生在更加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参与体育运动。”陈刚表示,此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方面效果很好,是 “以体树人” 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研究所副所长于素梅提出,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老师要在课前了解差异,多看一看、聊一聊、想一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中收获知识、提升技能。”
(图片、视频素材由天府七中提供 剪辑 吴浩)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