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
近日,四川省科技厅联合10部门印发《关于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30年)》(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5年未来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主要目标、重点方向和推进举措。
《实施方案》提到,到2027年,四川将在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打造10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和创新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到2030年,取得一批颠覆性、引领性技术突破,重点领域发展集群成势,部分领域实现全球领跑。
为实现这一目标,《实施方案》明确了9+X技术领域发展方向。其中,“9”包括6G、量子科技、元宇宙、前沿半导体、生命科学、类脑智能、深空深地、未来交通、先进核能9个未来产业技术方向,“X”涵盖了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新型显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型储能、激光技术、微波技术等领域。同时,《实施方案》从优化产业需求导向的科研组织机制、构建未来产业主体梯度培育体系、打造未来技术转化应用场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等6个方面细化了工作推进举措。
比如在优化科研组织机制上,提出将面向重点领域产业链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难题,每年组织实施10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推进100项前沿技术攻关,其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不低于60%。
再比如在构建梯度培育体系上,将遴选30家左右未来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加快聚集顶尖创业团队、孵化一批初创企业。
此外,在打造应用场景方面,提出将以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国家和省级开发区为主体,跨部门共同策划未来城市、未来工厂、未来医院等特色示范场景,加速未来技术拓展应用。在科技金融服务上,将发挥成果转化综合基金、科创集团等作用,全面启动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制”,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实施方案》,聚焦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人才支撑”的未来产业创新体系。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