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夜间,三名女大学生驾驶小米SU7在安徽一高速路段撞上护栏,随后车辆爆燃,车上三人不幸遇难。遇难者家属称“车门自动锁死,无法逃生”。4月1日雷军回应,“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
三名大学生不幸遇难,所牵涉的车辆,又是极具流量的网红品牌小米,所以这一事故发生后很快成为全网讨论焦点,而面对此次悲剧,大家在深感痛惜的同时,也不禁对事故原因产生了诸多猜测和质疑。
从公开信息来看,事故的核心疑点在于,其一,从监测障碍到发生事故,只预留两秒的人工接管时间,智驾的风险提示是否太晚?其二,车辆碰撞后为何发生燃烧?其三,事故发生后车门是否无法打开?
基于这些疑问,网上有不少网友将矛头指向小米汽车,认为车企在产品设计和安全性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基于事故疑点而质疑车辆安全性能,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安全关乎生命,不容忽视。不过在权威调查出来之前,还是得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过早下结论。
不管怎么说,此事首先是一场交通事故,而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重因素导致。其中,车辆性能是一个重要因素,而除此之外,驾驶员的操作是否规范、有无失误,道路状况、天气情况是否良好,都是应该综合考虑的因素。
要对真相负责,对三条人命负责,在调查过程中,就必须秉持全面、客观的态度,细致入微地收集和分析各种证据,还原事故真相,避免贸然下结论。
而面对家属及外界的诸多疑虑,涉事车企小米及其深度绑定的领军人物雷军,除了积极配合调查,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外,更有责任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毕竟,小米作为销量领先,且广受欢迎的网红品牌,享受了流量带来的红利,就理应接受更加严苛的舆论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网上出现了不少情绪化的声音,有的网友对智能驾驶技术,乃至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彻底否定,还有的网友对遇难者家属进行网暴,指责家属想碰瓷,讹取更多的赔偿款。这两种极端声音均缺乏理性,实不可取,更会对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总而言之,三条人命不幸离去,要以严谨权威的调查来告慰逝者。在事实尚未明朗之前,我们应当保持冷静与理性,避免陷入情绪化的指责和无端猜测。
长久以来,车企将智能驾驶作为宣传营销的重点,然而,智能驾驶究竟能智能到何种程度,车企必须心中有数,不可夸大其词,以至于给用户造成开车已经可以完全解放双手的错觉。只有始终将安全性置于首要位置,车企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此前报道>>
上游新闻特约评论员 余寒 编辑 向家庆 责编 邹渝 审核 周尚斗
更 | 多 | 新 |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