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观察 唐广

近日,“学雷锋”文明实践活动在内江市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40余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倾听雷锋同志生平事迹。在另一边的多媒体教室里,还正同步开展营养健康疾病预防科普讲座和亲子关系心理健康讲座。

在市中区,一张日益织密的“文明实践网”,已将触角延伸到每一寸土地。

建强阵地聚资源

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4月1日,川观新闻走进位于市中区城南新区的内江市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二楼的外墙上,清晰地张贴着今年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安排表。可以发现,每隔几天就会有一场活动,涵盖未成年人书画公益培训、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微讲堂、心理健康指导培训、阅读推广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内江市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据悉,内江市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共有两层楼,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重点打造了文明实践展示、甜城阅读、科普宣传、文明实践项目孵化、体育健身、文化活动、教育培训等功能区域。

2024年以来,市中区以“文明实践+社会组织+党务群团活动”方式,整合区委关工委、区卫健局、区文广旅局、区教体局、区民政局、区妇联、区红十字会等部门职能及资源,搭建文明实践平台。

“现在的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不仅面积扩大了很多,各种配套设施也更加齐全,为我们组织开展更多的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了舞台。”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管理中心负责人李玲说,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三级阵地体系的核心和枢纽,承担“调研规划、统筹协调、指导支持、管理监督、宣传展示、服务配送”等六大功能,为思想宣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对接等提供平台、枢纽。

市中区现已建立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个镇(街道)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8个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区级各部门阵地、窗口单位、景区景点逐步铺开建设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市中区坚持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各方参与,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最大程度汇聚合力。截至目前,市中区开展文明实践集市12场,吸引20多个区级单位、公司踊跃参与,在农家书屋开展家庭教育阅读推广活动100场次,打造15个市级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街区、点位9个,建成甜城宝贝屋9个,“中心”培育家庭教育讲解员8名,引进2个社会组织入驻并常态化服务群众,文明实践APP发布招募令20条。

精准常态强供给

文明实践更走“心”

3月9日,由市中区委宣传部、市中区精神文明办公室举办的市中区留守(困境)儿童免费书画培训在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开班,来自市中区书画家协会的老师向孩子们讲解了国画的基本知识与技巧。

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免费书画培训活动

“很高兴能够把孩子送到这里学习书画,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能够来这里学习书画,给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学生家长申先生说。

据了解,该活动旨在聚力民生关切,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用好用活文明实践阵地,搭建“中心—学校—家庭”三维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文润甜乡。本期“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书画”将持续到今年12月,每周六上午9点准时开展2小时,今年共设有40余个课时。

市中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跟内江市关工委家教团等单位合作,常态化对区属家庭困难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及家长开展心理健康疏导服务,开展家庭教育、心理疏导、亲子互动交流、公益书画培训等文明实践活动。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据了解,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入驻有内江市市中区阳光社会工作协会、内江灵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打造“甜承化俗·风新中区”“文润甜乡·大千文化+”“文明来敲门”特色品牌项目3个,大力开展“文润甜乡·大千文化+”书画培训、书画竞赛、书画讲座、书画展览、阅读推广等文明实践特色活动。

下一步,市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进一步学习探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引进和培育更多优质服务项目,运用“积分制管理”,指导全区14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运转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