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回暖,人群聚集与频繁流动也为一些传染病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整体来看,春夏季仍将呈现多种传染病共同流行的态势。在继续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全国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可控。”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在国家疾控局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刘清介绍,今年春夏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将处于较低流行水平。全国流感流行强度持续下降,4月份将回落至非流行季水平;但根据既往的监测结果,南方部分省份可能还会出现夏季流感流行季,流行峰值强度一般低于冬春季流行季。

今年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麻疹疫情反弹,我国麻疹报告病例数也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3—5月是麻疹发病的高峰期,预计部分地区报告病例数将进一步增多,但整体仍将处于较低流行水平。

同时,刘清提示,目前诺如病毒感染仍处于高发期,根据往年的监测数据,进入4月份后疫情将逐渐下降,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将呈上升趋势。此外,猴痘、人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仍将处于散发、低发态势,但需高度防范猴痘Ⅰb亚分支疫情境外输入及引发本土传播的风险。

结核病是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据刘清介绍,近年来,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国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下降约30%,结核病发病率年递降率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慧就结核病防治进行了讲解。她表示,肺结核的常见症状主要是持续2周以上的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还可伴有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

张慧提示,早期发现肺结核,可以减少传播、提高治疗效果。患者通过6—8个月的全程规范治疗,通常可治愈。治疗时要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减药或停药,以防因产生耐药性而增加治疗难度。治愈患者没有传染性,但是治愈后要注意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复发风险。

刘清表示,下一步,国家疾控局将重点聚焦结核病防治全过程,加强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合作和协调配合,加大主动筛查力度,提高发现水平,并对结核病患者进行多途径强化政策帮扶,切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剑)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剑

责编:邢妍妍

编辑:吴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