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棋 川观新闻记者 罗海韵

3月30日一早,记者来到广安市广安区官盛镇,在镇政府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办公室,遇到正与同事伏案整理乡村振兴相关资料的徐昊。

面对记者,这个来自吉林的小姑娘一改刚才的干练劲儿,有些羞涩起来。

“今年是我在广安工作的第三年了。”徐昊说。

3年前,徐昊还是一名成都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偶然间,看到学校内挂的一条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横幅 ,她很受触动:“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存在的意义要放在社会环境中来探讨。于是,我来了。”

“用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2022年7月,徐昊背着行囊,装着梦想,带着家人的支持,坐着高铁从成都来到广安,投身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然而,开展志愿服务的第一个月,徐昊就很不适应。“我被安排去做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每天穿着红马甲,清理社区垃圾,敲门入户宣传政策。由于不太会说四川话,遇到一些麻烦。”徐昊清楚地记得,七八月正是广安的盛夏,高温加高湿的天气对于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满腔热血投入志愿服务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考验不小。

徐昊(右二)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敲门入户宣传政策。

徐昊在一次视频通话中向远在家乡的父母倾诉:“广安高温能在全国排上前三,工作还那么多,真的好累啊。”她清楚地记得当时父亲的话,“这是你自己选的路!既然选择了,那就要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不是吗?”父亲的话像一颗种子,深深埋进徐昊的心里。从那以后,徐昊学政策、学方言、学如何与群众相处,渐渐适应了广安的生活。

心态调整了,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也不断提升。“我主动负责统计等相关工作。刚开始参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时,有点生疏,对陌生专业名词也不熟悉。”徐昊说,通过虚心请教和认真学习,她参与了60余家企业的填报,最忙时一天打十几通电话,“有时需要企业提供原始报表,就连着跑几趟,逐一向企业解释说明。”

徐昊(左一)参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宣传经济普查政策。

在2年半的时间里,徐昊走访了广安区10个乡镇48个村。“尤其是很多基层数据需要搜集整理,我既要到村也要入户,每天早上八点从城区出发,天黑才回来。”村民们很淳朴,看到徐昊早出晚归,会热情地请她喝茶,有的还会拿出水果请她品尝。

“人生向上攀爬的机会很多,但向下扎根的机会很少,趁着年轻就应该在基层沃土里汲取养分。我虽做的工作是基层工作中最普通的工作,但这份经历相当宝贵。我很喜欢我现在的大家庭。”徐昊如是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