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邱莉 苏杭 文/图

3月22日下午,在春日的暖阳中,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协办的“春行田野”2025年媒体采风活动在成都市大邑县圆满收官。

姚汶南在拍摄新福社区的立体循环育秧机。

两天时间里,由新华社、中新社、农民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农村日报等十余家中央、省级媒体记者组成的媒体采风团先后前往邛崃市夹关镇、天府现代种业园和大邑县新福社区、稻香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田间地头,在乡村生产一线实地感受春季农业生产的火热场景,探访我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新实践、新经验和新成效。

春分时节探春讯。从万亩茶园到连片油菜花海,从智能化春耕备耕到种业发展前沿,媒体采风团在行走中感受到四川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

蒋师帅在了解新福社区春耕情况。

工厂化育秧高效精准,无人机播种效率十足,数智监测系统更是为农田装上了“智慧大脑”……四川农业生产正日益迈向机器化与数智化的新纪元,这一发现让农民日报“萌新”记者姚汶男印象深刻。“在时代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崭露头角,农业新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他坚信,未来“三农”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这次采风活动走进邛崃和大邑,探寻春天里的花经济,着实令人印象深刻。”中新社记者陈选斌认为,大邑的油菜花海与文旅融合堪称典范。在大邑稻香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大片油菜花肆意盛开,金黄灿烂。景区围绕油菜花打造了植物拓印、摊油菜花煎饼等丰富的消费新场景和新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真正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让乡村因花而兴,百姓因花而富。“此次采访,让我真切感受到春天花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的强大动力。”陈选斌说。

尹梦奇(左一)在了解夹关镇茶旅融合建设情况。

“在春光灿烂时节走进大自然,让我挖掘到了更多新事物、获得更多新体验。”四川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记者陈丹说,此次采风实地看到成都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优秀成果和案例,为今后的新闻报道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但让她感受最深刻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乡村建设当中。“比如,在新福社区遇到的95后女飞手周梦鑫、在天府现代种业园区看到的90后农场主黄鑫,这些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投入农业,为乡村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她表示,此次报道将对这些年轻人的故事进行特别呈现,希望能让更多人关注到乡村中的年轻一代。

这是四川日报记者尹梦奇第二次参加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媒体采风活动。“这次趁着美好春光,走进田野、深入乡村,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春回大地、万物竞发的勃勃生机,也能体验和记录四川乡村振兴脉动、农业生产实践。”尹梦奇表示,此次采风活动以春茶上市、春耕生产、春花盛开为背景,为采访报道提供了一个极具特色的视角。“让我能够透过春茶、春耕、春花这三个代表性春日意象,看到四川农业农村在发展农文旅融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和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产等方面的万千气象。”

陈丹在采访90后“飞手”周梦鑫。

此次走访四川春耕一线,采风团深刻感受到现代农业与传统乡村的深度融合。天府黑茶公园为邛崃黑茶的未来构建了新格局,天府现代种业园里的彩色油菜花海为今后四川的“油菜花经济”提供了更多可能,福新社区里各种农业科技,让古老的土地焕发新生……

“田间地头早已不是‘面朝黄土’的单调叙事,而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试验场。”四川经济日报记者蒋师帅说,在今后的新闻报道中,他将更注重“田间视角”,用具体人物和场景,讲述更加有温度的乡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