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至 万物生——我们的节日·雨水暨都江堰市中小学2025年春季开学第一课举行。

四川文明网讯(朱乔明 王露 刘旭飞)培根铸魂,启智润心。2月17日,四川省都江堰市南桥广场上春意融融,都江堰市“我们的节日·雨水”暨中小学春季“开学第一课”活动在这里举行。此次活动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都江堰市委宣传部(都江堰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都江堰市教育局承办,精神文明报社、都江堰市灌州小学校共同协办,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雨水节民俗文化内涵,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孩子们从“开学第一课”中汲取精神力量,自觉肩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二十四节气歌》。

生动有趣的开学第一课。

当天上午,在《二十四节气歌》的悦耳音乐声中,都江堰市“我们的节日·雨水”暨中小学春季“开学第一课”活动拉开帷幕。课程分文趣、乐趣、玩趣、食趣4个篇章,通过老师传授节气知识、学生汇报观察心得、专家解读传统民俗以及表演情景剧、开展飞花令等方式,向现场观众生动介绍了雨水节的来历、节气文化与自然变化等,并通过展示罐罐肉、红棉带等传统民俗文化载体,引导孩子们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塑造美好品格,为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祖国繁荣立志奋斗。

情景剧表演《春》。

国学舞蹈《中华孝道》。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有关领导,都江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都江堰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都江堰市各镇(街道)分管精神文明建设负责人,都江堰市教育局班子成员、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都江堰市各中小学校负责人,都江堰市灌州小学校部分学生、教师及家长代表等约300人参与活动。

活动现场,都江堰市灌州小学校学生陈琦嫣满怀自豪地说:“这场活动使我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多了解,感到非常骄傲。今后,我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告诉更多人我们的文化有多棒!”

雨水节“系红棉带”习俗。

雨水节“送罐罐肉”习俗。

专家王国平现场讲解雨水节气中的孝老爱亲传承。

都江堰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天这个特殊的节点,将‘我们的节日·雨水’与‘开学第一课’相结合,有着深远的意义。雨水节,既是孝亲节,更是感恩节。清明节,人们用丰收的五谷感恩率众建堰的李冰父子;雨水节,我们用红棉带、罐罐肉、竹椅子感恩生我养我的父母。我们要以雨水节为契机,在孩子们心中厚植孝老爱亲的理念,扎实推进我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活动现场。

都江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都江堰市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更高质量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传统节气为纽带,厚植文明实践土壤,深入挖掘本土传统文化内涵,让未成年人在节气文化的浸润中坚定文化自信,践行孝老爱亲,弘扬传统美德。下一步,都江堰市将持续推进“我们的节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内涵同步提升,为高质量推进“五大新城”建设注入强劲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