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郭韵
近日,有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攀枝花市东区、绵阳市盐亭县等地农村自来水价格偏高,甚至比城区高一倍。
群众呼声是群众需求和愿望的现实反映。从全国看,农村自来水定价高于城区,在不少地方都是普遍现象。这是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用水量小,村民居住相对较为分散,管道距离就长,无法像城区那样通过大规模用水分摊成本;再如地处山地丘陵区域地形复杂,铺设管网的难度大,供水设施建设成本更高,半高山地区还需用电将水二次加压送上山,消耗电力等能源,导致建设和维护成本更高,最终反映在水价上。加之农村用水季节性波动大,高峰期需求可能骤增,供水设施需要按峰值设计,也增加了成本。
正因为城乡情况不同,相关定价机制也就不一样。城区水价通常受政府严格调控,而农村水价可能更多由市场或村级自主决定,没有统一标准。解题,还得靠因时制宜。既结合各地的差别,不搞定价和补贴“一刀切”,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农村群众收入水平差距和承受能力,兼顾成本和民生,尽可能通过发展的思维来解决,包括采取加大农村供水基础设施投入,优化管理等措施,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以合理价格获得安全用水,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值得肯定的是,把群众诉求转化为为民解忧的行动,我省一些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解题的举措,如眉山市仁寿县全域同网同质同价,广元市昭化区进行一定财政补贴,不少地方还采取“肥瘦搭配、以丰补歉”的方式来平衡城乡水价,供水企业以城区供水的盈利适当补贴部分农村地区偏高的供水成本等,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供水企业以城区供水的盈利适当补贴部分农村地区偏高的供水成本等,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各地的差别,不搞定价和补贴“一刀切
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以合理价格获得安全用水,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推动城乡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