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的话

当今世界风云激荡,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也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每一步都关乎未来,每一刻都充满希望。如何看清形势?如何读懂政策?如何推进工作?即日起,思想频道重磅推出“大家半月谈”栏目,邀请名家大家,聚焦当前经济社会热点,以前瞻的视角、独到的见解、深入的分析,帮助读者拨开迷雾、看清本质,透过现实、把握趋势,一同在变革中把准方向,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敬请垂注。


.    

大家半月谈①|金碚:社会科学研究应高度重视AI&AGI进步带来的社会变革

.

.

大家名片

金碚: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经济学、工业化与发展经济学、企业理论与实践等。出版学术著作50多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著作奖、中国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20多项国家级或部级优秀成果奖及多项个人荣誉。曾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课。



当前,自然科学进步和高科技创新发展正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推动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颠覆性作用不仅渗透到越来越广泛的领域,而且推动社会经济基本形态的变革。自然科学界已认识到,人类发展正面临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AI&AGI)“奇点”来临的历史时刻。有预测,最多在5-10年内即将发生;有人甚至断言,2024—2025年就是AI&AGI时代来临的标志性年份。

今年春节我国各地的庆祝活动中,AI技术运用的展现成为最受关注的公众话题。可见,AI科技进步并向AGI提升的发展态势,已经不是科幻世界的故事,而是现实世界的实践场景,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这也就向社会科学提出了极具现实意义的新使命:必须高度重视AI&AGI对社会变革的有力推动所产生的革命性、系统性作用,及其所引致的社会各领域新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判断和愿景,例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数字经济”等,已预见了这一重大变革历史时刻的到来。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生成新型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前沿创新,将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形态的深刻变化和历史演进。因此,AI&AGI科技的创新和运用,必将推动社会组织形态变革,人类发展将进入新时代。

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底层逻辑所建构,并以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及中国实践所滋养的视角进行系统观察,具有独特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和社会历史洞察力。面对AI&AGI“奇点”来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须以“大变局”和“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性思维,进行系统探索和叙事建构,肩负起AI&AGI“奇点”来临社会变革的科研使命。


重要时刻:人工智能科技决定性进步导致人类经济社会形态演变

科学界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和探索,历经数十年努力,厚积薄发。直至今日,人类社会发展终于迈入经济社会形态变革关键时刻,其最大特征体现为人工智能科技的决定性进步和在各领域的运用。AI&AGI“奇点”时刻的到来,对人类发展提出根本性的追问和挑战,并且极具现实性、深刻性和紧迫性。人类必须以新思维前瞻新社会的发展趋势。例如,致力于AI&AGI科技创新的年轻探索者们,不仅要奋力推进科技创新并取得一系列卓越成就,而且要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进行大胆全新的展望,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作出判断或预测。有人据此提出,在AI&AGI支配以及能源科技创新取得突破的时代,由于机器人制造成本和能源成本可以趋向于最小化,因此,在理论上社会可以向每位公民无偿提供基本数量的必需品,满足实行全民基本收入制度的条件,以替代雇佣劳动工资制度,那时,公民所获的基本收入不再是工作报酬,而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因而社会可以达到“自由人”世界境界。这样的社会发展前瞻,接近于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社会预言。而且,当前处于AI&AGI科技探索最前沿的经济组织,往往被确定为社会企业的性质,即使是在法律制度上注册为“企业”,也具有非营利性,即不以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而是以实现科技进步目标为企业使命。可以说,AI&AGI科技创新自始就具有面向未来社会新形态的趋势特征和行为取向,这是社会科学研究须特别关注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现象。

在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和AI&AGI的科技“奇点”现象中,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和新社会现象,并据此提供重大问题的解决策略,是社会科学的重大使命。社会科学的成就,曾经为人类社会形态演化,特别是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进行理论叙事体系建构;未来,社会运行机理和规则秩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社会科学研究将为AI&AGI科技进步的新时代理论叙事体系建树,作出新的重要贡献。


重要职责:认识和警示AI&AGI“奇点”来临后将发生的重大挑战

对于科技进步,人类通常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科技进步归根结底有助于人类发展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福利改善。但是,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表现为“创造性破坏”过程。越是颠覆性的科技突破,越可能需要有趋利避害的自觉作为。最理想的境界,当然是实现所谓“帕累托改善”,即在没有人受损的前提下,有人可以获益。但是,科技创新既然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破坏”过程,那么总是难免会伴随一定的风险、挑战和付出相应的成本代价。

因此,认识和警示AI&AGI“奇点”来临后将发生的重大挑战,即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冲击或导致的某些社会行为矛盾,并对此提出可行应对方式,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责。其中,既涉及基础理论的理据判断,也关系应用理论的对策研究。

在基础理论认知上,AI&AGI科技进步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但是也会有人类从未经历过的不测风险,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科学家们认为,AI&AGI运用所产生的不测风险对社会的冲击,甚至可能大于核科技的风险。社会科学研究者有责任提出保证AI&AGI安全运用的真知灼见,对其所涉及的“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建立合理界定的理据。特别是当涉及国家间竞争甚至对抗时,对国家安全往往有压倒性的关切,可以采取“不惜代价”的手段,超越合理边界。当前就可以看到,由于AI&AGI科技的国际竞争具有“短兵相接”“难以预料”的态势和行为表现,“国家安全”往往成为某些国家对正常的科技交流与国际合作不择手段地实施粗暴干预的理由,并动辄以“紧急状态”作为破坏正常秩序的法律依据。此时,对AI&AGI科技发展和运用的安全风险及国家博弈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性价值。

特别值得重视而且实际上也不可回避的是: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具体国情不同,对安全风险冲击的容忍度不同,因此对安全风险的认定和防范风险的规则和举措也不尽相同,必然会有各国“特色”和关切倾向。例如,对于AI&AGI必然大范围涉及,并不断开拓的“聊天”话域,不同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习俗有不同的行为准则。再如,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某些国家以“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为由,对AI&AGI科技的创新和国际交流实施各种“制裁”“封锁”“征税”“禁止”等措施,以维护所谓“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本国优先利益,对此,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负有特殊的社会责任和拓展空间。


重要立场:新规则构建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类理性和伦理 

以上讨论的进一步深入,涉及社会行为规则和世界新秩序的新建构。AI&AGI“奇点”来临对社会生活的冲击前所未有,参与AI&AGI“奇点”来临后的人类行为规则及新世界秩序的制度建构,特别是如何对AI&AGI科技创新运用进行监管,是一项很紧迫的研究任务,正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切,有些已进入国家间对话商议的外交议程。因为,有些秩序建构是国家主权范围内的制度建设,也有些制度新建构超越国家范围,须经由国际协调形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相当程度上具有如同规范核科技开发运营那样的国际规则体系建构。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而技术的运用则有强烈的功利倾向,如果说自然科学主要关切实现技术进步的中性取向目标,那么,社会科学则主要关切技术进步的非中性(功利)目标抉择。AI&AGI“奇点”来临后的世界,将是全新的社会,社会科学研究要回答社会和国家对AI&AGI的普遍运用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人类理性和伦理。即使AI&AGI可以作出回答,人类也须有自己的立场。

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的行为空间,并非如“空盒子”般的牛顿物理空间,而是具有差异性的“域观”空间,即各不同领域(国家、社会、人群),具有性质各异的行为空间,各类行为主体必然具有异质性。因此,即使技术本身为中性,但技术运用的行为规则也须包容非中性的行为主体。通俗地说就是,世界秩序具有多极异质性和复杂的功利关系。即使是在AI&AGI科技广泛运用甚至在一些领域发挥支配性作用的世界,人类也必须自觉自主地构建社会行为的新规则和新秩序,从而使AI&AGI科技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以人为本和惠及众人的作用,以及实现各社会目标的权衡抉择。因此,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会发挥决定AI&AGI科技进步方向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历史经验值得汲取。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特别是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改善和人类文明进化发挥了重大作用,各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及其普遍运用,标志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演进阶段。但是,由于人类的不慎而缺乏除弊的治理安排(也许是难以预料),重大科技创新的普遍运用,也导致了各种不良现象,例如环境破坏、资源耗竭、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等。这不是科技创新进步的责任,而是人类对科技创新和使用行为的治理规则缺失或无效,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科技创新和普及运用,特别是从局部行为现象延展为广泛普适的社会行为现象,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导致广泛社会行为的盲目无序。AI&AGI科技创新和运用,更具深远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不仅自然科学的系统研究责任重大,而且社会科学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对于形成有效的社会行为规则,包括建立必要的监管制度,以及对转型中受损群体的补偿制度等,都是不可缺位的社会秩序安排要求。总之,AI&AGI创新进步不仅需要社会激励的推动,还需要有社会治理制度的规范。

与人类发展历史上发生的其他科技创新相比,AI&AGI科技创新具有更大的社会行为自觉性和社会制度建构性,更有“想明白了再动手”的需要。但是,科技进步有其自身的逻辑力量,不可以无端干预而限制自主探索的“试错”过程,因此,“允许犯错”“容忍失败”也是科技创新的社会治理制度基本特质。


重要使命: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科学研究应同频共进

AI&AGI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最具颠覆性的演进过程,具有从碳基向硅基变革的彻底性,其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AI&AGI将越来越真切地模拟人类认知能力和思维过程,实现工业化逻辑从“人—工具—机器”范式,向“机器—拟人—超人”范式的演变。

人类发展以往的生产力进步,包括最具革命性的技术突破,都是沿着使用更有效的工具,以至创造更先进的工具即各类机械、机器这一方向路径发展。而AI&AGI科技推动以至支配的生产力进步,可能是向着机器模拟人并超越人的智能智慧,以至成为可以“无人”运作和自主应变的运作过程演变,此时,人与机器的主客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经济运行的机理也将发生极大变革。

社会科学以“人”和“人域”(社会关系)为观察研究对象。既然AI&AGI科技进步,使传统意义的“人”具有了新的意涵,在社会生产力体系中的地位发生颠覆性变化,那么,AI&AGI科技向社会科学各研究领域渗透,将使社会科学各领域面临触及底层逻辑和范式变革的“破坏性创造”。也就是说,一方面,AI&AGI科技进步及其广泛的社会运用,需要社会科学为其提供研究支撑和社会运作机理赋能;另一方面,AI&AGI科技进步和运用,也使社会科学发生根本性变革。所以,社会科学自身如果不进行变革,就难以肩负为AI&AGI科技进步和社会运用助力赋能的使命。例如,由AI&AGI支配的行为及后果,其权益和责任主体如何认定?AI&AGI参与或支配的组织行为,如何设定决策权和担责边界?体现怎样的伦理取向?如果不能形成社会共识和制定相应规则,则AI&AGI技术的社会运用,例如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医疗等,将难以有序推行。总之,未来社会将更具人类建构特征,表现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秩序的同频变革,社会科学研究与AI&AGI科技进步并行共进。

AI&AGI科技的每一项重大突破和进步,都给社会科学以新的启示,提出须由社会科学研究来回答的问题:AI&AGI“奇点”时刻到来,世界将由什么样的“人”,以怎样的行为方式,遵守怎样的行为规则,实现怎样的行为目标和社会目标,来进行产业组织和社会建设?今天的国家,将会以怎样的道路和作为,走向AI&AGI科技深刻赋能和代人劳作的社会?对此,社会科学研究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