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一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地生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金融强国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2024年,四川金融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省委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

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增速4.0%。截至2024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5%,增速快于全国4个百分点,居前十经济大省首位。新增A股上市企业5家,新增数量全国排名第6位;四川农商联合银行正式开业运营,金融业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看引领

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

2024年1月,中共四川省委金融委员会、中共四川省委金融工作委员会成立,顺利完成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随后召开省委金融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建设金融强省、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等方面作出部署安排。

央地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四川优化地方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强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驻川机构和省直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建立金融风险处置任务协调督办机制,金融工作合力进一步形成。

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地方金融企业发展。四川组建全省地方金融组织行业党委,培树“天府金融先锋”党建品牌,引领带动地方金融企业贯彻落实省委金融工作会议部署,走好特色化、精细化、差异化发展之路。5家省属国有金融企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宜宾市商业银行在香港联交所获批挂牌,成为四川省第5家上市金融企业。

看成色

金融稳健良好运行

2024年2月,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企业——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挂牌上市,募集资金约15亿元;11月,振芯科技、和邦生物、极米科技等5家上市企业得益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获得贷款资金6.02亿元。这一年,四川积极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落实,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融资规模稳步增长。四川积极争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各大金融机构总部支持,与中国银行等4家金融机构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多批次推送重点项目清单和融资需求清单,2024年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余额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6%,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

融资渠道持续拓宽。四川出台《关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将578家企业纳入全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其中六大优势产业企业占比76%,2024年成都华微、瑞迪智驱、成电光信等5家企业境内主板上市。持续推进“险资入川”,保险资金在川投资规模6674亿元。

融资成本有效降低。全省银行机构用好降准降息、房地产金融等政策,2024年12月全省单月新发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8%、3.03%,同比分别下降34、94个BP(基点)。

看重点

金融“五篇大文章”精耕细作

2024年12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有关政策及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省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年,四川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支持,绿色、制造业中长期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速均连续5年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深耕科技金融,四川出台《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举办金融支持制造业银企对接会,欧林生物、万华化学、富临精工等企业代表主动分享金融政策及产品运用经验……积极探索科创投、科创贷、科创贴、科创保、科创券等“五科”联动的融资模式,全国首批混合型科创票据落地四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16.23%。

创新绿色金融,制定《四川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6) 》,开发“绿创贷”“低碳贷”“生态贷”等信贷产品,创新“碳金融”融资产品,成都集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功获得金额为1000万元的四川首笔农产品“碳减排挂钩贷”,并获得了“碳减排挂钩贷零碳券”支持。四川环交所累计成交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逾3898万吨,成交量近3年居全国前3位。积极推进省级绿色金融创新试点示范,绿色贷款余额增长21.77%。

聚焦普惠金融,四川开展民营企业融资难破解行动,建立省市县三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1902个;加快全国首个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试点建设,出台金融支持39个欠发达县域加快发展“九条措施”,涉农、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3.19%、16.13%。

养老金融先行先试,持续深化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建立健全养老金融服务体系,着力做好适老化金融服务,通过普惠养老再贷款、省级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养老产业支持力度,多家全国性保险机构积极布局康养产业。

升级数字金融平台,强化线上线下协同服务能力,四川依托“天府信用通”,搭建互联网端融资对接场景,打造信贷服务超市,提供“7×24”小时线上融资对接服务,累计促成融资1.9万亿元。

看突破

金融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2024年9月,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为加快金融强省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成渝共建持续深化。深入实施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制定并落实两批次31项年度重点任务,开展川渝科技金融一体化发展行动,推动“银政通”平台业务向重庆、西藏等地复制推广成渝两地金融机构产品多元创新、服务迭代升级,为两地共建项目授信8272.4亿元。

成都金融极核持续打造。成都市出台支持西部金融中心建设29条支持政策,成都在“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排第39位、较2017年首次进入时提升47位。

创新试点示范加快推进。持续开展跨境人民币“首办户”拓展行动,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加快建设,全省农信系统改革持续推进,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开业运营,成为西部首家、全国第4家省级农商联合银行。配合组建省担保集团。数字人民币全省试点进一步推广,数字人民币交易量增长56%。

下一步,四川金融系统将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以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为牵引,以打造金融强省为目标,扎实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