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肖莹佩
机器轰鸣、车辆穿梭……2月5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成都高新综保区一片繁忙景象。前不久,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高新综保区(含双流园区)实现进出口值5021亿元,同比增长23.4%,进出口规模连续7年在全国综保区序列名列前茅,2024年继续位列全国综保区第一。
数据背后源于创新和服务的持续升级,从两个数字可见一斑。
第一个数字是1.7亿美元。近年来,为解决成都高新综保区内企业随整机进口的设备零配件没有进境(区)申报备案,无法单独申报出境(区)的问题,成都高新综保区联合成都海关,在全国首创“综合保税区设备零配件便捷监管模式”,方便企业零配件便捷出境(区),从而有效释放企业存储空间,提升生产灵活性,进而大幅降低企业成本。截至目前,已助力企业节约成本约1.7亿美元。
据悉,该项改革创新被写入《重庆海关 成都海关共同落实海关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措施2022-2023年重点任务》,助力川渝两地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良性互动,融合、协同发展。
第二个数字是1.4万亿元。为让企业办理业务更加高效便捷,成都高新综保区创新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
比如针对重大项目设备运行调试需求,通过引入寄售维修型保税仓新业态,实施“分送集报货物自主备案”“前置分送集报货物集中检验”等措施,实现保税货物7×24小时即到、即备、即走,有力保障了重大项目建设;针对企业一个报关单对应的多个通关车辆单车进出区需要编为车队统一等候和进出卡口的问题,结合关务系统规范了“一票多车”具体流程,允许综保区“一票多车”货物整报分送、单车进出区,为企业提供便利。再如利用“数智综保”优化辅助管理系统,实施电子关锁监管及布控抽验,全国首创综合保税区“同企跨片”通关模式,实现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内同一企业货物在区内各区域无障碍、低成本、自由高效流转,企业全流程通关时间降低90%左右,跨片通关成本降低100%。
据悉,目前成都高新综保区“数智综保”系统中的一纳自动算税、同企跨片、空箱识别和手机APP等创新模块运行稳定,截至2024年12月,已有31家企业完成超1.4万亿元核注清单数据申报。接下来将对系统进行动态优化,并大力推广通过数智综保区综合物流服务平台模块的本地化申报服务。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