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4年度拟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名单,我们申报的‘河北省煤矿巷道轨道运输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石煤机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省重点实验室功能作用,赋能公司高端辅运装备发展。
实验室是前沿研究、核心技术、未来产业的源头,是聚集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实验室体系建设,为全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动能。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4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4家,形成了以争取全国重点实验室布局为引领、以培育筹建省实验室为重点、以优化提升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的梯次衔接的实验室体系。
科技创新“从0到1”,必须依靠基础研究领域的源头创想,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根基”。在梯次衔接的实验室体系建设中,我市注重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下好“先手棋”。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方面,出台了《关于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意见》,对新认定或重组成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给予连续稳定支持,促进全国重点实验室产出战略性、关键性、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服务我市主导产业创新发展。在省实验室建设方面,燕赵现代交通实验室获省科技厅批复筹建并顺利召开首届理事会,这是我市组建的首家省实验室,也是河北省现代交通领域最高层次的科学研究类创新基地,将全面推动我省现代交通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迈进。在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聚焦我市优势学科和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布局情况,大力支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积极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2024年,我市新增1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149家。
此外,我市市级重点实验室体系也逐步完善。自2022年启动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以来,我市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建有市级学科重点实验室11家,提升了我市相关领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为健全市级重点实验室体系,市科技局首次依托研发条件好、科技创新实力强的企业布局建设3家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竞争前关键共性技术及技术标准研究,引领和带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持续完善实验室体系建设,推动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发挥引擎作用,筹划组建燕赵生物医药实验室,加快省实验室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增量提质,进一步夯实筑牢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以高能级创新平台赋能高质量发展。
记者:李莉雅
编辑:张 曼
审核:冯金莲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