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
淮远河
01.河长
钱虎 重庆市大足区副区长
周伟峰 重庆市铜梁区副区长
02.河湖概况
淮远河为小安溪左岸一级支流、嘉陵江三级支流,河长75千米,流域面积531平方千米,流经重庆市铜梁区和大足区。沿线早年城市规划不完善,管网建设滞后,生活生产污水直排入河,导致淮远河水体长期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制约城市发展。近年来,铜梁区、大足区“一盘棋”谋划、“一条心”推动,以“齐心协力治淮远、厚植生态谋发展”为目标,“规建治管”一体建设幸福淮远河,推动流域水质从Ⅴ类提升至Ⅲ类,铜梁区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03.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科学“治根”,优化调整流域产业布局。坚持生态宜居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将淮远河河道治理、岸基建设、景观提升纳入铜梁淮远新区城市规划、大足区乡村振兴规划,融入区域发展,重新构建淮远河“一带展六廊,一心聚四片”的亲水宜居布局,关停退出中心城区段12家污染严重企业,新改建雨污管网384千米,建成沿河西郊绿道60余千米,串联荷和原乡、淮远古镇、西郊营地等产业基地30余个,发展特色产业超4万亩,流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3年增长10.3%,淮远河“中段宜居、两端宜业、源头宜游”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系统“治病”,巩固提升绿色发展本底。聚焦“河湖清洁美丽、提升城市品质”的目标,治理河道16千米,新建堤防护岸工程30千米,清运淤泥1万余立方米,关停矿厂5家,关闭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17家,因地制宜栽种水生植物1000余种,依水打造生态湿地35万平方米,实施园林景观、山水绿化和环境整治系列水环境保护和修复工程,防洪标准从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淮远河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同时,完善河湖治理“全民参与、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建立“河长+河库网格员”、“数字监管+无人机巡河+自动监测”、区政府常务会调度等管护机制,确保河长履职有能有效,管河治河有名有实。
三是人文“治心”,文旅赋能提升群众幸福感。探索生态优先、产业协同、文化传承的发展新路子,推动生态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淮远河流域特色文化资源,延伸“水利+文旅”效益链,打造巴岳山玄天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老虎滩风景区、龙舞广场实景演艺中心等龙水文化载体,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举办非遗龙舟会、露营文化节、幸福马拉松等特色文旅活动,大型非遗山水实景剧《追梦·铜梁龙》获评“2023年重庆企业消费场景创新示范案例”。流域每年接待游客量达300万人次,文旅年产值超亿元,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
04.经验启示
系统规划聚发展。坚持河湖治理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践行因地制宜、道法自然理念,统筹城水要素、优化城水关系、融合城水功能,打造两岸融城、自然共生的城市典范,推动形成以水促产、以水带游、以水兴文的滨水经济活动体系。
科学治理提质效。创新落实“五个一律”(城镇生活污水一律应收尽收达标排放,不达标的工业企业一律限期整治或关闭,不达标畜禽养殖场一律取缔,肥水养殖一律取缔,所有水域一律常态清漂)要求,以“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市场化运作+清漂补贴”机制保障清漂清淤常态化,建立“河库网格员+社会监督员+‘河小青’志愿服务队+群众监督”多元治理格局,构建起共建、共治、共管新格局。
建章立制促长效。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清单明责+预警通报+四单联办”闭环管理机制,完善信息通报、联防联控、有奖举报等各项制度,全时、全域、全员清单化明责、履责、督责,将河长制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长效治理效能。
淮远河白龙大桥段治理前
淮远河白龙大桥段治理后
滑动查看更多
淮远河中央公园丝路花语段治理前
淮远河中央公园丝路花语段治理后
滑动查看更多
淮远河铜梁南城印象段
治理前
淮远河铜梁南城印象段
治理后
滑动查看更多
淮远河龙门堤段治理前
淮远河龙门堤段治理后
滑动查看更多
淮远古镇
淮远河
扫一扫丨关注我们
《河长制湖长制专刊》每周二、三、四、五与读者见面,版位为第三版。主要栏目包括《治水有“方”》《政策解读》《微看点》《数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动态》《河长湖长故事》《河长湖长谈治水》《我看河长制湖长制》等。
投稿邮箱:hezhangzhizhuankan@163.com
QQ群:459271697
来源:水利部河湖管理司
审核:吴镝
责编:邱月明
检查校对: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