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观察 曹洋 罗顺
1月24日,正值农历腊月二十五,在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白安社区的千亩豌豆尖种植基地里,100多名菜农拿着篮子在菜地穿梭,随着一阵“咔嚓”“咔嚓”声,一把把鲜、嫩、绿的豌豆尖被整整齐齐码在菜篮里。经过质检、打包和全程的冷链物流,27小时后,这批豌豆尖就能到达上海市宝山区的一处批发市场,被送到上海市民的餐桌。
临近春节,四川“顶流”豌豆尖进入采摘旺季,抢抓紧俏的行情,基地运营方宜宾市建投集团打通了上海市场,现在每周从翠屏区豌豆尖基地都有3-5吨豌豆尖直销上海。
“现在这个季节豌豆尖长势很快,‘掐尖’之后几天内又会迅速‘冒尖’,目前已是第二轮采摘期,预计采摘周期将持续到3月中旬。”宜宾市建投集团建翠公司项目部部长丰强介绍,待豌豆尖采摘结束后,这片土地又将种上高粱,实现“粮菜轮作”。
宜宾的豌豆尖能被上海市场青睐,得益于当地全流程品控管理。宜宾市建投集团建翠公司总经理胡超介绍,基地种植品种为豌豆苗专用品种“翠玉”,产出的豌豆尖产量比普通品种更高,鲜嫩、苗壮、口感、成色也更好。“我们聘请的专家在农业生产种植领域有20多年的经验,公司也有一套成熟的生产、包装、销售经验。”
“能销售到上海乃至全国各地,对采摘的要求也很高。”胡超拿着几根刚摘下来的豌豆尖介绍,豌豆尖采摘讲究“一叶一心”,叶子或豌豆尖梗稍微老一点的,就要掐掉。
小小的豌豆尖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72岁的左光富和69岁的王星兰夫妻俩是基地常年聘请的工人。“我们家离这里很近,只要这边需要采摘豌豆尖,我们俩都来。”左光富说,“都是手边上的活儿,年纪大也能干,从11月中旬到现在,每个月夫妻俩也能有1000多元收入。”“明天干完儿子就要接我到重庆过年,初三回来接着到基地掐豌豆尖,只要基地要招人,我们都来干活。”说起最近的计划,王星兰喜气洋洋。
胡超介绍,轮作方式让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同时也为村民带来收益。“土地流转有租金,而豌豆尖种植用工需求大,可带动周边350余人就近务工,村民通过务工可获得增收约200万元。”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豌豆尖尖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