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清 内江观察 刘煜瑞
2025年1月12日,内江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站在内荣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先行区综合服务中心眺望,远处山头上“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内荣合作园区”“双昌智慧猪场”等标牌清晰可见;近处一块块高标准农田相连成片,同独具川南特色的民居共同构成了一幅田园山水相映成趣、风光旖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三合村航拍
地处川渝交界处的三合村和普陀村,田挨田、路相通、水相连,“抬脚就出省(市)”对于两村居民来说再平常不过。近年来,作为川渝两地“破界”合作的“前沿阵地”。重庆荣昌区、内江隆昌市以普陀村与三合村等村的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唱响两地产业合作主旋律,共同打造川渝合作示范样板,推动发展“红利”不断释放。
产业合作 同耕一块“试验田”
“我们的小龙虾主打就是一个错峰上市。”1月12日,隆昌市三合村,一望无际的高标准农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家住隔壁普陀村的蓝云霞在两村承包农田4000亩用于发展稻虾产业,去年其水稻亩产超1000斤、小龙虾也有300斤左右,亩产值最高可达6000元。
去年以来,两村作为先行区,联手打造“田里稻渔、土里粮果、山上油茶”的立体种养循环带。截至目前已建成稻渔产业基地3000余亩。值得关注的是,两地围绕稻渔产业,还建成了144亩生态智慧渔业和提灌站建设项目,该项目还通过无人机实现肥料喷洒、稻田播种等工作。
高标准农田航拍
据了解,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内荣农高区”)作为10个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功能平台之一。2022年5月,重庆荣昌、内江隆昌两地经过多次考察研究,确定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和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为先行示范区。随后又将斑竹林村和大佛坎村纳入第二批发展区,提出要立足两地特色,抱团发展稻渔、畜牧、油茶、农文旅产业,共创产业融合新高地,共建万亩和美巴蜀宜居乡村合作示范点。在先行区的基础上,隆昌、荣昌两地还将胡家镇、界市镇、普润镇、石碾镇以及盘龙镇、龙集镇、荣隆镇等毗邻乡镇纳入园区,推行稻鱼、稻虾综合种养,打造27万亩稻渔产业共建示范带。
正值隆冬时节,也是小龙虾养殖的关键时期,荣昌、隆昌两地,类似蓝云霞这样的种养大户不在少数,得益于稻虾共养这一绿色高效的种养方式,两地农民既保障了“粮袋子”,又充实了“钱袋子”。
除稻渔产业外,两地合作还在畜牧产业、油茶产业等领域不断深入。在双昌智慧猪场,两地共耕的“前沿阵地”不分彼此。“我们紧扣农业科技创新主题,依托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成立重庆畜科院隆昌研究所,搭建‘5G+智慧养殖’大数据平台,建成并投产‘双昌’智慧猪场。”石燕桥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猪场占地约28亩,其中3亩属于三合村,25亩属于普陀村,投用以后,智慧猪场采用人工智能科学饲养,实时监控调节猪舍温度和湿度,全天候、全方位保障生猪健康养殖,目前年出栏猪仔超过1万头。
发展共惠 共绘乡村新画卷
1月12日,走进位于三合村、普陀村所属的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周边一座座白墙青瓦的民居掩映在草木间,综合服务中心内包含有非遗展示厅、荣隆村史馆、川渝边界治理中心等区域,展现着两村在基层治理、文化建设等领域的深入合作。
据悉,该综合服务中心是按照两地“一方出地、资金共担”模式打造,现由两地村“两委”共同管理使用。“依托综合服务中心这个平台,我们和普陀村每周都有一次联席会议商量一些共同事项。尤其在村民文化活动领域,两个村基本做到了‘周周有活动’。”三合村党支部书记王东介绍,“最近我们还组织了一场趣味运动会,准备选一批人参加两边共同组织的‘体育大拜年’活动。”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不仅是综合服务中心等基层治理、文化建设平台。实际上,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早已成为双方的共识。
多年来,为推动实现基础设施“大联通”,两地在三合村、斑竹林村和普陀村、大佛坎村重点突出“路相通、渠相连、田成网、数共享”共筑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修建供水管道5公里,沥青车行道路6公里、生产便道10公里、提灌站2座,搭建“5G+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
在此基础上,两地还进行民居和节点的风貌改造、院落整治,在民居风貌和前庭后院微田园建设方面下功夫,着力打造巴蜀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带。
“未来,我们将持续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吸引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物流、信息等要素高效配置和集聚协作,将‘双昌’园区建设成为丘陵地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示范区、巴蜀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区,成为川渝毗邻地区农业合作的示范样板。”隆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