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陈丽霏

1月8日,德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德阳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报告提出了2025年经济增长的若干关键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省平 1 个百分点、增长 6.5% 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 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 以上……

当前德阳正处于“重返前三”关键时期。作为德阳“3+1”主导产业中的“地标产业”,2025年,德阳装备制造业如何起跑?

大会给出三组关键词:核心技术攻关、高水平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

东方电机打造的全球首个定子冲片绿色“无人车间”。德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核心技术攻关

产业链蓬勃发展

新年伊始,德阳机械装备业捷报频传:

1月2日,东方电机累计发电设备产量突破了7亿千瓦,成为行业首家发电设备产量突破了7亿千瓦的能源装备企业。

1月9日,东方汽轮机提供自主研制容量最大空气透平膨胀机的“能储一号”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在湖北应城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打破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等多项世界纪录……

近年来,德阳在装备制造领域成果频出,研制了140余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参与制定了135项国际国内标准。目前,德阳全市机械装备企业超150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27户。

以“三大厂”工业母机“主动脉”,遍布全市的配套企业“毛细血管”,共同组成了德阳强大的装备制造产业。而贯穿其中的,则是源源不断的创新“血液”。

“突破,是我们聚焦技术创新,锲而不舍突破关键瓶颈的成果。”东方电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永表示,未来,将全面落实“五个领先”和“11538”战略部署,为德阳市加快构建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筑牢坚实保障。

锚定目标再出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德阳将围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争取更多科研项目进入全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重型燃机、特深井钻机、掺氢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技术攻关,攻克大型风电超高支撑结构、燃气轮机耐热材料、特种用途反应堆等领域技术难题,形成和储备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一角。(王攀 摄)

高水平创新引领

制造向“智”造转变

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德阳全市规模以上“3+1”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其中,机械装备产业增长16.5%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德阳坚持高水平创新引领的步伐。

“目前,德阳正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在清洁能源装备、先进材料、航空航天、传感器等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更多大院大所‘聚源兴川‘项目在德转化和产业化。”德阳市科技局局长谢武林表示,德阳将同时加快建设德阳大学科技园,编制并用好招院引所图谱,吸引国内外科研团队来德进行成果转化、中试熟化、企业孵化。

围绕“创新”两字,政府工作报告点出两个切口:创新平台、创新生态。

创新平台,建设正加速。2024年,德阳大学科技园建设提速,科创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成立装备制造产教融合研究院,累计签约招院引所项目 20 个。

新的一年,报告给出新的目标:2025年,引进全国高校能源装备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重点项目 10 个以上,新增国省级创新平台 20 个。

创新生态,人才是关键。报告提出,2025年德阳将争创国家级装备制造专业人才市场,培育引进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1500人以上。大力实施德阳“英才计划”,培育市级高层次科技英才 10 名以上。持续推广天府科创贷、德阳市“科创贷”,实现放贷规模超 25 亿元。

一汽解放商用车广汉基地正在加速推进生产。广汉市委宣传部供图

高水平对外开放

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

2024年德阳作为主载体入选全国第三批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中国(德阳)跨境电商综试区全国考核获全省第一等次。“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成都集结中心德阳基地正式授牌,开行国际班列 88 列,公用型保税仓进口实现12倍以上增长……

近年来,德阳装备制造不光深耕国内市场,还勇闯世界。目前,德阳有160余家装备制造企业为全球供货,拥有200多家海外机构,产品遍及印度、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5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大量优势水电装备‘闯世界’,‘华龙一号’核电设备也打入了国际市场,应用于巴基斯坦卡拉奇电站。此外,风力发电设备正应用于瑞典布莱肯等风电项目。”德阳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又怎么“闯”?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方向——

着力推进国家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实施“德品出海”行动,以东方汽轮机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依托中欧、中老等国际班列推动清洁发电设备、 优质商品等整链出海,新增外贸实绩企业40家以上。

锚地目标再出发,向宽前行、向深耕耘、向高攀升。旌湖畔,中国装备科技城正加快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