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隐形战机也不隐形啊……”这样一句玩笑话,却被一名美国主播拿来认真“尬黑”中国了。

近日,有关“中国第六代战斗机成功首飞”的讨论,成为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其中不乏美媒报道。据参考消息1月3日报道,一名美国电视主播在近日的一场节目中评论了中国“六代机”。

这名来自美国微软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公司的新闻主播,在镜头前信誓旦旦称:“(疑似近日在中国亮相的)一架据称具备隐形能力的飞机,其实并没有那么‘隐形’啊,人们可以在大白天清楚地看到……”

不少网友对此感到无语:“隐形战机是指雷达不可见”“那F-22也不隐形?”“她想要贬低中国,但最终尴尬的只是她自己。”

实际上,我们常说的隐形战机并非指在肉眼可视范围内“隐形”,而是指通常在电磁、可见光、红外、声学等方面难以探测或跟踪的战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磁隐形。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发射电磁波后检测物体反射回波并放大处理。隐形战机的原理,就是通过特定机身外形和空气动力布局的设计,以及配合特殊的外层涂料或机身材质,使得雷达反射信号尽量变小。

去年11月,中国新型隐形战机歼-35A亮相珠海航展。当时央视军事报道称,中国空军同时拥有了两款隐形战斗机——歼-20和歼-35A,是继美国空军(装备F-22和F-35之)后全球第二个同时装备两款隐形战机的国家。

网传“中国下一代战机亮相”画面。图自网络

军事专家宋忠平对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表示,这名美国主播的反应,展现的是傲慢的心态和固执的偏见。由此能看出,一部分美国人认为,一些先进的技术装备只有美国能搞得出来,其他国家就算搞出来也不真实,这实际上暴露出了他们的狭隘和无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恰恰说明,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我们自己努力去做,就能做好。”宋忠平说。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相比于上述美国新闻主播的“尬黑”,中国“六代机”传闻给美媒带来的更多是“震撼”。

据环球时报此前报道,美国“动力”网站去年12月26日称,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照片和视频显示,中国当天成功试飞了一款“令人震惊”的高性能有人驾驶第六代隐形战斗机,并由歼-20战斗机伴飞。

报道提到,有美媒称,这款新型战机的尺寸比歼-20更大,采用的双轮主起落架表明该机的重量相当大,这些特征“反映了该机对远续航能力和相对较大的内部空间的重视程度,相关设计便于容纳非常大的燃料载荷,以及众多的武器和传感器。”

东部战区元旦发布的MV中,出现“银杏叶”。

从全球首款第五代战斗机——美国F-22于1997年首飞算起,至今已经过去了27年。不少网友疑惑,美国的“六代机”在哪?

对此,宋忠平告诉长安街知事,要搞清楚美国“六代机”为何迟迟没有消息,要考虑至少四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标准。“六代机”的标准尚存争议,到底什么是“六代机”、怎么研发“六代机”都还没有定论,那么研制产品就成问题,这种争论会导致项目的延迟。

第二,立项。“六代机”在美国国内立项并不容易。要想立项,需要说服空军,获取足够的拨款。五代机在研制时,就曾经历YF22、YF23两种机型的投标、竞争、淘汰等过程,涉及两家公司的一系列博弈,同样,“六代机”的立项也并不容易。

第三,军火商。F-22自1997年首飞已经过去将近30年,而美国的军火商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F-35战机上,无暇顾及其他,这也导致近30年还没有研制出下一代战机。

最后,政策。美国国内的政策多变,政府一换政策跟着变,不同政府对资金的批复又不一样,自然会导致项目拖延。

宋忠平认为,眼下又有一个新的变量,就是美国企业家马斯克的“横空出世”。在特朗普团队中占据一定份量的马斯克认为,现在需要的是无人机,而不是有人机,这会给美国的“六代机”研制增添新的麻烦和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