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用18亿亩耕地,

解决了14亿人的吃饭问题?

持续万年的农耕文明,

给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

12月30日18时20分,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

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制作的

大型系列纪录片《大国基石》

第五期推出《粮安天下》,

小新带您一起了解

中国人的饭碗如何越吃越好。

新业态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截至2024年,

中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9年

保持1.3万亿斤以上,

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

稻米和小麦的自给能力达到100%。

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的今天,

中国如何在稳定粮油供应、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

以坚实力量守护国人餐桌,

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多向往?

河套平原,

被誉为“塞上粮仓”,

传统的自留种种植模式

导致小麦品质下降,

农户又因为担心销路

而不敢扩大种植规模,

传统农业的困局如何找到出路?

订单农业,

正悄然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在巴彦淖尔,

20多位农业经纪人

架起企业与农户的桥梁。

企业不仅为农户提供优质小麦原种,

还提供全程技术指导,

彻底打通了困扰农户多年的销售难题。

农户收获了高产、优产,

也让企业获得了更高品质的原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数字农业、订单农业等新业态,

正成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

新物流加速粮食流转

粮食从产地到餐桌,

背后是一张庞大的物流网络。

“两横三纵”的粮食通道,

犹如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辽宁大连北良港,

这个国内自动化程度

处于第一梯队的粮食港口,

正上演着现代物流技术的精彩篇章。

一艘6.5万吨散粮船,

仅用23小时完成装船,

每一次装卸速度的提升,

背后都是一项项物流技术的革新。

新技术追求口味营养

张家港东海粮油码头,

长江下游最繁忙的粮食专用码头之一。

距离港口不远处,

成片的油罐、筒仓,

巨大又密集,

它们共同组成了亚洲最大的

综合性粮油加工基地——

张家港东海粮油加工基地。

在这里,

每日包装油生产能力超4000吨,

可以满足约150万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的用量。

街头巷尾口味丰富的小龙虾,

是夜宵江湖中的顶流,

根据地方口味调整配方,

适用于小龙虾、海鲜等烹饪的油品,

为食客们的味蕾带来了新的体验。

在中国餐饮业高速发展的驱动下,

根据不同地域菜系口味和

烹饪方式而量身打造的

各种专用油、特种油,

正在推动着中国人餐桌的革新。

在东海粮油特种油研发实验室,

每个月都会迭代出1~2款

新型特种油产品,

这些产品应用于中西式

面包糕点、糖果、饮品等

现代食品的方方面面,

每一次技术革新背后

都是对健康的不懈追求。

米饭评价师,

是一个神秘的职业。

他们具备超常的味觉感知力,

通过对不同样品的试吃,

能找出更适合大众口味的优质水稻品种。

顶尖米饭评价师能在一次品尝中,

辨别出不同品种米饭的

9个感官维度的细微差别。

稻米经过多次抛光,

才能成为晶莹剔透的精米。

然而,

每次抛光不仅会损失宝贵的营养,

还会造成严重的粮食浪费。

来自全国的10位资深米饭评价师,

对不同抛光程度大米的

感官特征进行评估,

他们如何在营养与口感间寻找平衡?

营养、健康、创新,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精细和追求,

解构并重构食物的每一个细节。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再到“吃得健康”,

在这个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

每一道美食背后,

都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