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 韩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也是以数字人才培养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也作出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完善科技领军人才引育体系”的决策部署。

但数字人才仍存在较大缺口。猎聘大数据发布的《2023中国数字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从2019年至2022年,成都数字人才供给数量占全行业人才的比例从3.6%上升到4.27%,数字经济新发职位需求占比则从1.89%上升到4.04%,需求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供给。在此背景下,2024年8月,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了四川高校加快数字人才培育的重点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加快数字人才精准供给,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数字人才高地,探索一条具有四川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数字人才培育新路。

面向重点产业需求,扩大急需紧缺领域招生规模。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支持优质高校重点围绕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生物技术、新能源、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等前瞻性产业,自主增设数字领域硕博学位授权点,扩大急需紧缺人才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推动数字人才供给与数字产业发展精准对接,持续加强重点产业数字人才储备。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推动数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创新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省内“双一流”高校建设国家和区域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依托产教联盟和高校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强化校企科研合作,支持一批有条件的院校通过建设特色学院、打造产教融合载体、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等方式实现与头部企业的深度融合,实施“订单式”培养专业博硕士研究生,积极推行“教育+产业+就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形成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协同机制,切实增强数字人才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聚焦人才自主培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数字人才。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动“英才计划”“强基计划”有效衔接,鼓励优质高校依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在数字人才中培养更多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聚焦数字技术领域科技前沿,鼓励优质高校优先聘请取得数字类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数字技术人员担任首席数据官,并开设订单、定制、定向培训班,举办高级研修项目,不断提升数字经济从业人员的数字素养,培养一批既懂产业技术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数字人才,开辟数字人才自主培养新赛道。

推进引才引智工作,实施数字人才国际交流活动。深入推动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支持优质高校积极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数字人才,实施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方案、税收优惠和居留便利,并为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提供咨询和推介,并为他们的科技成果提供评价、转化、转让等服务。依托四川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组织一批海外高层次数字人才回国服务,建设专门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孵化器,提供启动资金、税务减免和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定期遴选数字领域人才出国(境)培训交流,重点培养一批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家国情怀的高端数字人才。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