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综合中青评论(撰文:杨鑫宇)、三江源国家公园、新华社微博;新京报(撰文:关东客,文章有删编)
12月24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发布关于“可可西里网红狼初代目被一辆大货车不慎压死”的公告:
可可西里网红狼疑被撞死,别再“好心办坏事”
按理说,作为野生动物,可可西里的野狼本不该出现在车来车往、充满安全风险的公路之上。多年来,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当地狼群也一直秉持着远离人类、远离公路的行为模式。从这个角度上看,这只野狼之所以遭此厄运,其直接原因便是当地狼群行为模式的改变。
追根溯源,这些野狼靠近公路的原因非常简单,也非常清楚。从“可可西里网红狼”走红开始,正是路过游客持续不断的介入与投喂,让这些狼越来越倾向于靠近公路。第一只“网红狼”主动向人讨食,或许只是偶然现象。但是,当人们对其讨食行为反复作出正向反馈,对其投喂各种食物时,动物脑中便会形成条件反射,进而形成固定习惯。与此同时,动物个体讨食成功,也会在动物群体中形成示范效应,让更多野狼参与其中。此前,据媒体报道,工作人员在“网红狼”经常活动的周边,最多发现过12只野狼。
平心而论,游客向狼群投喂食物,大多是出于对动物的善意,也有人只是觉得好玩,并无恶意。但是,正如专业人士反复强调过的: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而言,人为投喂从来都不是一项有益的选择。野狼不是普通人养在家里的宠物,也不是动物园里的观赏动物,它们的生老病死、饮食迁徙,自有一套自然规律要遵循。人类的投喂行为,不论初衷如何,都会在客观上干扰、破坏这套自然规律,影响狼的野性和整个种群的生存规则。长此以往,不仅会危及野狼个体的安全,也可能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造成难以预期的损害。
在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人类行为的利弊得失,有时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瘦骨嶙峋、向人类讨食的野狼看起来十分可怜,让人忍不住想要出手相助,但这其实是野生动物的生存常态。反过来说,吃得饱饱、圆润发福的“网红狼”固然惹人喜爱,但失去了捕食能力和警惕意识,我们又怎么能指望它们在自然界独立生存?
就此而言,普通游客还应对大自然的规律多一分敬畏,对动物保护专业知识多一分尊重。忍住一时冲动、管住自己的手,别去“好心办坏事”,就是我们能为自然保护事业应尽的基本责任。
相关链接
媒体声音:“网红狼”之死,是悲剧,更是警示
表面上看,可可西里的网红狼是死于一场车祸,似乎是一次意外。可仔细想想,网红狼的命运从它接受人类的投喂开始其实已经埋下了伏笔。川流不息的车流为这些网红狼带来了维系生命的食物的同时,其实也暗藏着出现车祸的风险。
尽管此次事故的发生具体情况还在核实之中,但这显然与网红狼丧失对公路来往机动车辆应有的警惕脱不了干系。
从更宏观的生态视角看,游客随意投喂野生动物破坏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规则。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有其独特的生存模式与食物链,它们依据本能觅食、竞争、繁衍,维持着生态的动态稳定。
一旦投喂行为泛滥,食草动物会因轻易可得的食物改变活动范围,而食肉动物的捕猎习性也会被扰乱,物种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失衡,进而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危及整个生态群落的健康存续。这也是相关部门一直不鼓励投喂野生动物的原因所在。
……
可可西里网红狼之死,不仅是一个悲剧,更是一个警示。其提醒人们,在欣赏野生动物的同时,应该采取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之道才是对野生动物最大的呵护。
监制:卢刚 | 责编:雷琨 | 校对: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