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穿城而过

汪瑶 资阳观察 黄芯榕 吴昊江

冬至将临,沱江碧波荡漾,候鸟纷飞,河道两岸层林尽染。清晨,蜀人原乡滨江河湖公园陆续迎来了晨练的市民,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生活画卷尽收眼底。12月18日,“四川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资阳,一路“追青逐绿”,探寻幸福河湖建设的“资阳路径”。

很难想象,环境宜人的沱江在过去是另一个模样。这条全长712公里的长江重要支流,流经德阳、成都、资阳、内江、泸州等地,水资源利用饱和,污染源既多又广,一度是长江上游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前,过度取水、侵占河湖空间、超标排污及岸线粗放利用等行为长期存在,特别是沱江施肥养鱼、网箱养鱼、不规范采砂等问题多发频发,造成水土流失、水质恶化、河道景观损害、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危害。”资阳市雁江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杰介绍,雁江区探索建立“行政河长+技术河长”双河长制管理模式,开展网箱养殖取缔、砂石开采、入河排污口、流域“散乱污”企业等七项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沱江流域水生态环保护工作成效日益凸显。2024年9月,沱江(雁江段)入选2024年全国24个幸福河湖优秀案例之一。

暖阳照耀下的沱江

“打造‘幸福河湖’不仅侧重于河湖面貌改善、水质提升以及环境优化等改变,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升资阳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资阳市水务局副局长吴登良说道,沱江作为资阳人的“母亲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资阳人”在这里孕育、孔子之师苌弘在这里讲学、川剧高腔“资阳河”流派在这里传承。在幸福河湖建设中坚持河湖生态与文化传承相融合,资阳着力打造蜀人原乡滨江河湖公园、字库山公园、水上主题乐园等,将幸福河湖变成传承民俗风情的载体、连接古今的精神文化纽带。

为更好地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资阳治水目标由大江大河逐步聚焦到小流域生态环境。

以沱江二级支流小阳化河为例,流域内的产业以农业种植、肥水养殖为主,面源污染点多、面广、集中度高,过度开发河湖资源、与水争地等问题比较突出。

“治理好小流域,已经成为摆在资阳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必解之题。因为支流净才能干流清。”资阳市雁江区水务局河湖股股长曾山栖说道,先后实施了花溪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阳化河示范段生态绿廊及水系治理扶贫项目,及土地整理、人居环境整治、水质提升等项目,推动沿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覆盖率、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率均达100%。经过一系列实践探索,小阳化河水质不断改善,2022年至今水质连续三年达Ⅲ类。

花溪河

借生态“好水”引发展“活水”,国家3A级景区天府花溪水利风景区就此落地,通过招商引资、拓展项目、盘活资源等方式,推动生态效益转化。

“明年春天,今冬播下的郁金香将盛开,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此游玩。”景区运营方四川雁投文旅投资有限公司运营策划部部长尹丽萍介绍,景区围绕饮食、度假、现代农业、研学等产业持续拓展景区功能,开发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同时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发展民俗村落等形式,带动景区及周边地区发展。2023年实现农业人口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天府花溪水利风景区售票处

“见微知著,小阳化河的变化折射出资阳在小流域治理的持续发力,也得以看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远意义。”资阳市人大城环资委主任委员刘启章说道,近年来,资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作为监督工作重点,深入调研、持续监督,陆续开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用一件件地方性法规、一次次检查审议、一场场代表活动,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依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筑牢长江上游沱江中游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