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员 兰天鸣 吴振东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AI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教育领域,AI正逐步改变传统的教与学模式,引领创新探索不断涌现。

为适应新技术、新模式发展需求,一些高校积极推动专业向人工智能方向升级和转型。

例如,复旦大学在2024-2025学年推出至少100门“AI大课”,计划通过一学年努力,实现“AI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AI+教育覆盖全部一级学科”“AI素养能力要求覆盖全部专业”的“三个渗透率100%”目标。上海交通大学在医学影像信息学课程中,引入可自动编程的代码助手,帮助学生快速上手图像识别技术,处理医学影像。在浙江大学,AI助教拥有“十八般武艺”,不仅能够系统“讲解”课程知识要点,自动生成讲义等教学参考材料,还会帮助答疑,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好帮手。

同时,一些地方也将“AI+教育”深嵌于中小学教育。如北京市教委等4部门发布《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提出,面向全市大中小学推广AI学伴和AI导学应用;实现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与学情分析、作业管理、答疑辅导等教学全场景应用;通过智能推送+人工辅助方式构建面向未来教育的新型“家长学校”;全覆盖开展书记、校长、中层管理干部人工智能专题培训,将人工智能融入学校办学过程。

种种AI应用改变课堂的原有生态,推动教学模式从“师-生”二元结构向“师-机-生”三元结构转变。

显而易见,AI的助力,切实解决过去教育中的一些难点,为更好地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与路径、实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等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教育从传统的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与素养提升转变,引导教育者、学习者、技术开发者及社会各界开展更加紧密的教育协作与共同创新。

然而,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都存在“双刃剑”效应。有人指出,过度依赖AI进行教学,可能对教育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例如,纯粹依赖生成式AI可能会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AI中生成的内容来源可能包含未经授权的引用或复制他人的作品,导致学习剽窃行为多发等。此外,AI无法像教师一样给予情感关怀和引导,影响学生情感智力与社交能力发展;过分收集和分析学生大量数据,数据容易泄露和滥用,甚至存在一定的伦理风险等。

图片由AI生成

浪潮之下,AI如何助力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如何服务学生关键素养提升?AI进校园的边界底线在哪?如何做到趋利避害……这些都是不可回避且需要长期思考、长期跟踪、持续解答的问题。

首先,要紧跟AI“进化”的步伐。如今,教育拥抱AI已是大势所趋,也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创新探索过程中,各类教育机构应大胆尝试,在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积极变革,同时促进各学科领域将AI技术与本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引导人才培养向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方向优化。

其次,要厘清“AI+”的边界。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其服务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立足点不能变。在AI赋能教育的探索过程中,应当明确哪些内容AI能代替人做,哪些能“辅助着做”,哪些必须仍由人来完成。例如,在实验科学、体育、艺术创作等领域,AI尽管可以提供全面而新鲜的理论讲解、模拟演示、数据分析等,但无法替代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来获得的直接经验和感悟。此外,还应制定详细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规范,明确教师在使用AI技术时的权利和义务,引导AI技术合理应用,加强相关伦理宣教工作,让技术进步更好造福师生。

最后,要谨防“机器依赖”弱化育人效果。当前,有人认为,有了AI技术,学生就不用像过去一样对知识进行记忆。这种“AI会的人就不需要学习”的思想显然要不得,不仅是因为AI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方面存在局限,也在于AI尚不能有效感知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给予人性化的关怀和激励。在可预见的将来,学习者所需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将发生变化,而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力、思辨力以及坚韧不拔的学习品质将更加珍贵,教育工作者在立德树人各环节中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

身处AI时代,只有不断拥抱技术探索,让教育教学与人工智能同向发力,方能驾驭东风,为人的全面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来源:《半月谈》202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