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君实 马英杰 林佳丽 杨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成都平原被誉为“中国西部花园”,早在4000多年前,生活于岷江上游的鱼凫氏族就进入成都平原,从此开始逐渐认识成都平原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并适应它、改造它、融入它,为成都平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都平原深厚的历史蕴积了独具特色的生态价值观,是古蜀人为顺应这片土地的地理、气候、风貌,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与生态智慧,在新时代推进美丽四川建设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怀敬畏自然之心,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
成都平原早有尊重自然的环境文化。《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这个“乌”,与玄鸟相关,是早期多民族的图腾。在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象征着古蜀人对自然的神圣崇拜。新时代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应继承并弘扬这份对自然的深切敬畏,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采取措施维持生态平衡。
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树立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思维,推动实施黄河上游若尔盖湿地、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安宁河流域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重大项目,因地制宜实施综合治理行动,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赓续古蜀人与自然共荣共生的价值取向,重视动植物资源保护,以横断山南段、岷山-横断山北段、羌塘三江源、大巴山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监测体系,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修复和廊道建设,开展外来物种普查和监测预警。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传承发扬古蜀人对耕地“用养结合”的朴素哲学思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节约用地制度,推进立体综合开发,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实施节水行动,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弘扬适度、健康、绿色的消费理念,鼓励和引导企业、居民等各方积极加入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培植城市美学理念,建设诗意栖居的美丽生态城市
19世纪法国旅行家古德尔孟曾赞叹成都是“东方的巴黎”,从唐宋时期起,成都就家家临水、户户垂杨,古树名木繁多,四季花团锦簇,有诗记载成都“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十里绮罗青盖密,万家歌吹绿杨垂”。在城市环境的打造上,蜀人认为,自然即是最高的美学,无论是水文景观设置、花木布局还是建筑设计,都表现出自然无为、飘逸大方的风格,与道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美学观相吻合。四川多山、多丘陵,应延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规划布局观,顺应地形、依山就势,采取措施打造美丽宜居的山水田园生态城市。
塑造生态共融的城市格局。锚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愿景,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前提,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加强对城市现有山体、水系等自然生态要素的保护,布局大尺度的森林、湿地、草地等生态斑块,设计依林网和水网的生态廊道,塑造“自然为邻、诗意栖居”的城市生态景观格局。
突出以公园、绿道为核心的生态载体建设。坚持以绿荫城、以园美城,依托城市山水脉络和生态骨架,统筹建设各类自然公园、城市公园,均衡布局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电影院等公共文化空间嵌入公园,以“公园+”推动公园和体育、文化、娱乐等各类功能的有机融合。推进城市绿道建设,科学规划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绿道体系,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放空间,实现人民群众“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美好愿景。
优化城市品质功能。将古蜀人亲近自然、热衷花木的生活美学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将自然景观与城市建筑和谐搭配,呈现城园相融的格局之美。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的空间形态、高度体量、风貌特点、交通组织等控制引导,加强标志性建筑设计,合理布局植物花境、园林艺术、嵌入式景观雕塑等城市“微景观”,打造更多的城市亮点和建筑精品。将生态保护修复和城市开发建设有机结合,提升自然蓄水排水能力,统筹城市水资源利用和防灾减灾,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以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宋史·地理志》记载蜀地“无寸土之旷,岁三四收”,这源于成都平原高效的耕作技术,唐代已开始实行土地间种和复种,宋代进一步发展为轮种、梯田耕作。此外,春游传统在成都平原由来已久,西汉时期豪族大家“置酒乎荥川之闲宅,设坐乎华都之高堂。延帷扬幕,接帐连冈”,晋代时期王孙豪侠“西逾金堤,东越玉津。朔别期晦,匪日匪旬。蹴蹈蒙笼,涉寥廓”“娉江斐,与神游”。前后蜀和两宋时期的成都拥有寺观园林、官府园林、私家园林等大量园林,官私园林每逢节日和花季会向百姓开放,宋代词人宋祁记载彼时成都人游园赏花的景象:“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古代蜀人的绿色农业模式和春游传统蕴含着丰富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意义,对推动生态价值转化、赋能乡村振兴具有现实启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推动发展循环农业。延续蜀人科学利用自然的绿色生计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推广“鱼—桑—鸡”“鸡—菜—稻”“果—草—畜—沼”等立体农业循环模式、“鱼藕共生”“稻鸭共育”等种养共生循环模式,提高农田利用率,获得经济和生态效益。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采取生产有机肥、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腐熟还田、就地消纳等方式,减少环境污染。鼓励池塘养殖采用尾水利用生态循环模式,将池塘养殖尾水用于灌溉,或净化后回流到池塘中,形成“养殖—种植—回用”的生态闭环。
促进乡村生态价值转化。挖掘蜀人亲近自然的生态文化记忆符号,拓展农业功能,将传统农业的第一产业业态升华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型业态,推动传统农业单一的生产功能向兼具生产、生活和文化的综合功能转化。围绕乡村特色产业,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将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自然生态相融合,推动农庄经济、研学经济、庭院经济等更少用地、更高质量的农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建立集农业观光、工业旅游、美食体验、生态休闲等元素于一体的绿色经济产业链。
加快和美乡村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完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展现乡村美丽风貌,开展乡村美学设计,通过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水岸美化、景观营造等方式,结合乡村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要素,将“山、水、林、田、湖、草”的自然景观与“乡俗、乡情、乡居”的人文景观融合,打造生态良好、彰显特色的乡村生活空间。
注重生态文化建设,加强美丽四川建设研究与宣传
杜甫、刘禹锡、柳永、王勃、陆游、张籍等诗人曾旅居成都平原,留下“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等大量名句,生动地呈现了古代成都平原生机盎然、诗意栖居的生态之美,繁花锦簇、踏青寻春的生活之美,沃野千里、水旱从人的生产之美。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对美丽四川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继承发扬古代成都平原的生态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对传统文化中生态文化的相关学术研究。努力践行“第二个结合”,借助社科联等平台,支持一批巴蜀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藏羌彝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相关课题的立项,进一步丰富对传统文化中生态文化的研究,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价值理念,探索古代生态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式,积极推动学术创新和话语创新,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四川提供丰厚的学理支撑。
建立一批传统生态文化宣传载体。依托杜甫草堂、三星堆、都江堰等名胜古迹,通过开辟专栏、树立标牌、设立陈列室等方式,加大对传统生态文化的宣传。探索建立一批传统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普基地等,围绕传统生态文化设置收藏、展览、交流、创作、教育等多元功能,广泛开展文化展览、教育培训和宣传推广活动。推进宣传方式多元化,将传统文化、流行文化与生态文化有机结合,开发体现古代生态智慧的网络文学、动漫、有声读物、游戏、短视频等,让公众在潜移默化、精神愉悦中浸润生态文化、培养生态道德。
开展“细胞化”传统生态文化创建活动。推进传统生态文化进学校,将传统生态文化列入教学课程,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进语文、历史等学科,促进传统文化、生态文化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推进传统生态文化进社区,利用社区文化广场、宣传画廊、“口袋公园”、河滨绿道等载体,向居民宣传普及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推进传统生态文化进机关,把传统生态文化纳入党员学习培训重要内容,在机关讲堂开设传统生态文化专题课程,推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基因;将传统生态文化元素融入党建展厅、党员活动室、文化长廊、阅览室等党建活动阵地,从历史的角度营造生态文明氛围。
(作者单位: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四川省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研究智库、成都大学、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